跳转到内容

區域反射療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Yaohano留言 | 贡献2021年6月19日 (六) 10:39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腳底反射區,區域反射的一個例子,在腳底的每個部位都對應到某個特定的身體器官,或是身體的區域。

反射療法(英語:Reflexology)在 Cochrane Collaboration 的一項綜述中定義如下:“反射療法是輕柔地操作或按壓腳的某些部位,以便在身體其他部位產生效果。” 澳大利亞政府衛生部將反射療法定義為“一種施加壓力的系統,通常施加在腳上,從業者認為,這種壓力可以刺激能量並在導致疼痛或疾病的特定區域釋放‘阻塞’。”

反射區

我們先用一條假想的中線,把人體從中間切開,再把人體直接投影到手部及足部,以找出反射區(但頸部以上左右交叉,即左腦反應在右腳,右腦反應在左腳)。治療者再以手或器具按壓特定反射區,來達到治療效果。

歷史

類似反射療法的做法可能在以前的歷史時期就已存在。類似的做法在中國和埃及的歷史中都有記載。

以中國為例,古代黄帝内经“足心篇”之“观趾法”(一种诊疗方法);隋朝高僧所撰《摩河止观》之“意守足”(常擦足心,能治多种疾病);汉代神医华佗著于《华佗秘笈》之“足心道”(意即足底的学问),司马迁《史记》之“俞跗用足治病”(“俞”通“愈”,跗指足背)。

从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经络学说的角度,更能说明双脚与全身的密切关系。经络学说认为:双足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各脏腑之间密切相连,构成了足与全身的统一性。人体十二正经中,有六条经脉即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分布到足部。足部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经之终。这六条经脉又与手之三阳经、三阴经相连属,循行全身。奇经八脉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也都起于足部,冲脉有分支到足部,从而加强了足部与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因此, 脏腑功能的变化都能反映到足部上来。

現代反射療法於1913年由耳鼻喉專家菲茨杰拉德 (William H. Fitzgerald, M.D.,1872–1942) 和Edwin F. Bowers引入美國。菲茨杰拉德聲稱施加壓力在反射區對身體的其他部位有麻醉作用。此法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由護士和物理治療師英哈姆 (Eunice D. Ingham, 1889–1974) 加以改良。英哈姆聲稱腳和手特別敏感,並將整個身體映射到腳上的“反射區”上,重新命名為反射學“區帶療法”。“現代反射學家便是使用英哈姆的方法,或反射學家勞拉·諾曼 (Laura Norman) 所開發的類似技術。”

英哈姆《足的故事》专门介绍了“足部按摩疗法”。一九七五年,瑞士玛鲁卡多《足部反射疗法》,从学术上总结了人类关于足部反射区的自然疗法。一九八五年,英国现代医学协会正式将足部按摩方法定为“现代医学健康法”,明确了更高的医学地位。一九八九年,美国加州召开了“足部反射疗法大会”。

影響

耳針療法

法國醫師以區域反射療法的原理,將嬰兒身體投影到耳朵上,找出耳部反射區,建立耳針療法。

腳底按摩

在臺灣,吳若石神父以此為理論基礎研發出「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FJM)。舊稱腳底按摩

全息生物學

中國張穎清由此啟發了他的全息生物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