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港矛盾: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D981留言 | 贡献
第2行: 第2行:
{{Expand|time=2014-05-21}}
{{Expand|time=2014-05-21}}


'''中港矛盾'''(或稱之為'''港中矛盾'''、'''中港衝突''''''港中衝突'''<ref>[http://life.mingpao.com/cfm/hotspecials3.cfm?File=20120217/hsaa02c/20120217_a.txt 中港矛盾 - 明報通識網LIFE</ref><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202/16033830 港中矛盾乃法制之爭 蘋果日報 2012年2月2]</ref>),是指自從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中国大陆與[[香港特别行政区]]交流期間所產生的一系列矛盾衝突<ref>[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2/10/31/22758 給《致香港人》一個「讚」引發的陸港矛盾]. 輔仁媒體. 白恩樑. 2012年10月31日. </ref><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008/18034785 下半旗掩不住陸港矛盾] 蘋果日報 奉己. 2012年10月8日</ref><ref>[http://hk.aboluowang.com/comment/2012/0217/236154.html 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 何清漣 阿波羅新聞 2012年2月17日</ref>。不少[[香港]]擁有[[香港文化|自身文化]][[歸屬感|認同感]]情感,並且香港與大陆在政治、度及文化、习惯等其他多方面(尤其與中國大陸)有差異,引發了部分香港民衆為一方、大陸政府及一部分大陸民衆爲另一方衝突<ref>[http://rthk.hk/mediadigest/20120913_76_122901.html 反國教運動與政治傳播的動向 香港電台]</ref>。2012年[[孔庆东辱骂港人事件]]等個別的語言暴力事件,以及[[梁振英]]任[[香港行政長官]]後加速推行陆港两地融合的政策,所引发之种种弊处,亦進一步使到兩地关系急劇恶化、矛盾日益加深。<ref>[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international/20120630/34335810/ 港人「討厭認同感被中國貶低」] 蘋果日報 (台灣) 2012年6月30日</ref>
'''中港矛盾'''(或'''港中矛盾'''、'''中港衝突''''''港中衝突'''),是指1997年[[英国]]将[[香港主權移交]]给[[中華人民共和國]]後<ref>{{cite web|title=中港矛盾|url=http://life.mingpao.com/cfm/hotspecials3.cfm?File=20120217/hsaa02c/20120217_a.txt|website=明報通識網LIFE|accessdate=2017-02-07|date=2012年2月17}}</ref>[[中国大陆]]與[[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產生的一系列矛盾衝突<ref>[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2/10/31/22758 給《致香港人》一個「讚」引發的陸港矛盾]. 輔仁媒體. 白恩樑. 2012年10月31日. </ref><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008/18034785 下半旗掩不住陸港矛盾] 蘋果日報 奉己. 2012年10月8日</ref>。主要体现在[[香港反对派]][[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央政府]][[香港派]]之间此外还引發了部分香港民衆部分大陸民衆的对立<ref>[http://rthk.hk/mediadigest/20120913_76_122901.html 反國教運動與政治傳播的動向 香港電台]</ref>。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香港後,[[香港政府]]及[[建制派]]配合中央的各種政策和措施,引起了香港反对派的不满;而部分[[香港人]]對“[[港人治港]]、[[一國兩制]]”政策的理解也與中央和香港政府出現了分歧。他们认为,中央政府及大陸民間學者輕視一國兩制,担忧香港政府將[[大陆人|內地人]]利益放在港人利益之上,会削弱香港公民的權保障。2012年[[梁振英]]任[[香港行政長官]]後,加速推行[[深港关系|深港两地融合]]的政策,包括不顧香港承載力的引入過多觀光客及大量新移民,引发的种种弊处亦使矛盾進一步激化。<ref>[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international/20120630/34335810/ 港人「討厭認同感被中國貶低」] 蘋果日報 (台灣) 2012年6月30日</ref>
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政府]]及[[建制派]]明顯配合中央政府的各種政策和措施(例如[[皇后碼頭]]拆卸及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高鐵]],以及不顧香港承載力的引入過多觀光客及大量新移民也是加劇中港矛盾的因素。此外在香港政府方面,由於內部衝突,中央提供的資源進一步被香港財團利用,以至於當初從[[香港總督|總督]]統治以來就嚴重的貧富差距更幾近失控,最終導致不斷的開放與發展的同時經濟惡化的現象<ref>{{cite web|author=鳳凰|url=http://i.ifeng.com/news/sharenews.f?aid=96447030|title=北京突然对香港立场大变:李嘉诚出现失误|work=鳳凰网|publisher=第一理财|date=2015-03-02}}</ref>。而香港民衆及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理解也與大陸和香港政府的理解出現分歧,加劇嚴重衝突,使一些令香港民衆不滿意的經濟、貿易、文化政策被上升至憲政層面,中央政府及大陸民間學者輕視一國兩制、港府將內地人利益放在港人利益之上、削弱香港公民權保障等觀點及擔憂,加上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及香港的[[雨傘革命]],中港矛盾讓許多香港人對中國、中華民族的認同減弱,部分香港年青人開始支持[[港獨]]、及加強對[[香港民族主義|本土]]的捍衛,並對同受中國打壓的[[台灣獨立運動]]及[[泛綠]]陣營,抱持更為友好及支持的態度<ref name="HK Identity">[http://hkupop.hku.hk/chinese/popexpress/ethnic/overall/poll/datatables.html 港大民研發放最新香港民眾身分認同調查結果], 10-13/6/2013</ref><ref>[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gangtai/al-06112013100801.html 孔誥峰:香港年輕人「本土認同」超過「大中華認同」][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0/18662522 統獨民調]</ref>。而反方面,隨著矛盾的激升,部分香港人对中国大陆人不友善的言论和過激行为在经过内地媒体报道后也让内地民众对香港的印象趋于负面,對於香港人認爲香港與大陸有別並希望保持其特徵或特殊地位的情感,中國大陸民衆普遍感覺疑惑、不理解甚至反感。<ref>{{cite web|author=廖美香|title=香港观察:香港,中国人不再为妳疯狂|url=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hong_kong_review/2014/08/140805_hkreview_economy|publisher=BBC中文网|accessdate=2014-10-08}}</ref>

另一方面,由于香港政府內部的利益衝突,中央提供给香港的資源被香港財團利用,导致貧富差距幾近失控,最終出现不斷的開放與發展,而同時經濟惡化的現象<ref>{{cite web|author=鳳凰|url=http://i.ifeng.com/news/sharenews.f?aid=96447030|title=北京突然对香港立场大变:李嘉诚出现失误|work=鳳凰网|publisher=第一理财|date=2015-03-02}}</ref>。隨著矛盾的激升,一些香港民衆把对香港政府相关經濟、貿易、文化政策的不满上升至憲政層面,引发了[[雨傘革命]]。部分香港人对中国大陆人[[蝗蟲論|不友善的言论]]和[[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過激行为]]在经过内地媒体报道后也让内地民众对香港的印象趋于负面,對於香港人主张的“香港独特性”普遍感覺疑惑、不理解甚至反感,并出现了如2012年[[孔庆东辱骂港人事件]]等語言暴力事件。<ref>{{cite web|author=廖美香|title=香港观察:香港,中国人不再为妳疯狂|url=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hong_kong_review/2014/08/140805_hkreview_economy|publisher=BBC中文网|accessdate=2014-10-08}}</ref>

苹果日报评论称,港中矛盾乃法制之爭<ref>{{cite web|author1=孫進|title=港中矛盾乃法制之爭|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202/16033830|website=苹果日报|accessdate=2017-02-07|date=2012年2月2日}}</ref>。[[何清漣]]则认为,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ref>[http://hk.aboluowang.com/comment/2012/0217/236154.html 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 何清漣 阿波羅新聞 2012年2月17日</ref>。不少[[香港人]]擁有[[香港文化|自身文化]][[歸屬感|認同感]]情感,並且香港與大陆在政治、制度及文化、习惯等其他多方面有差異。中港矛盾讓許多香港人對[[中國]]、[[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減弱,部分香港年青人開始支持[[港獨]]、呼吁加強對[[香港民族主義]]的捍衛,並同[[台灣獨立運動]]及台湾[[泛綠]]陣營更為友好<ref name="HK Identity">[http://hkupop.hku.hk/chinese/popexpress/ethnic/overall/poll/datatables.html 港大民研發放最新香港民眾身分認同調查結果], 10-13/6/2013</ref><ref>[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gangtai/al-06112013100801.html 孔誥峰:香港年輕人「本土認同」超過「大中華認同」][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0/18662522 統獨民調]</ref>。


==背景==
==背景==

2017年2月7日 (二) 15:27的版本

中港矛盾(或港中矛盾中港衝突港中衝突),是指1997年英国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1]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產生的一系列矛盾衝突[2][3]。主要体现在香港反对派中央政府香港建制派之间,此外还引發了部分香港民衆与部分大陸民衆的对立[4]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香港後,香港政府建制派配合中央的各種政策和措施,引起了香港反对派的不满;而部分香港人對“港人治港一國兩制”政策的理解也與中央和香港政府出現了分歧。他们认为,中央政府及大陸民間學者輕視一國兩制,担忧香港政府將內地人利益放在港人利益之上,会削弱香港公民的權保障。2012年梁振英香港行政長官後,加速推行深港两地融合的政策,包括不顧香港承載力的引入過多觀光客及大量新移民,引发的种种弊处亦使矛盾進一步激化。[5]

另一方面,由于香港政府內部的利益衝突,中央提供给香港的資源被香港財團利用,导致貧富差距幾近失控,最終出现不斷的開放與發展,而同時經濟惡化的現象[6]。隨著矛盾的激升,一些香港民衆把对香港政府相关經濟、貿易、文化政策的不满上升至憲政層面,引发了雨傘革命。部分香港人对中国大陆人不友善的言论過激行为在经过内地媒体报道后也让内地民众对香港的印象趋于负面,對於香港人主张的“香港独特性”普遍感覺疑惑、不理解甚至反感,并出现了如2012年孔庆东辱骂港人事件等語言暴力事件。[7]

苹果日报评论称,港中矛盾乃法制之爭[8]何清漣则认为,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9]。不少香港人擁有自身文化認同感情感,並且香港與大陆在政治、制度及文化、习惯等其他多方面有差異。中港矛盾讓許多香港人對中國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減弱,部分香港年青人開始支持港獨、呼吁加強對香港民族主義的捍衛,並同台灣獨立運動及台湾泛綠陣營更為友好[10][11]

背景

港澳個人遊(簡稱自由行)自2003年7月28日起推行,一般情況下,只要在計劃範圍內的城市,便可經簡單的簽注(特別簽證)手續前往港澳地區,期間最多可逗留一星期。現時,全中国大陆共49個城市的居民,可以“個人遊”身份到香港旅遊[12]。自由行被喻為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香港創造就業機會,主要為大型商場酒店地產財團等帶來可觀收入,另一方面隨著自由行人數逐年增加,在港衍生的問題如:來港生育、推高物價、文化衝突等,對港負面影響逐漸浮現。[13]2012年8月,大陸計畫放寬自由行的措施,擴大赴港「自由行」,允許當地非戶籍民眾可「一簽多行」赴港,[14]政策引發香港人新一輪反自由行浪潮,而被迫暫緩。[15]

香港本土派學者陳雲表示,陸港矛盾不斷激化,主要是由於北京部署很多政策,例如不斷開放陸客自由行,在教育方面企圖推行國民教育,抹殺香港英治時期的歷史及制度,令很多香港人感到一國兩制變質。北京會將以前殖民政府留下的文明,或者殖民政府保存到的一些華夏文化,例如廣州話的漢音及正體字,以及好的、文雅的公共用語、公共的中文或者英文,這些慢慢會當是前朝歷史,或者當作殖民地餘孽來掃除。甚至三權分立司法獨立人權法這些由殖民政府引入香港的現代東西,都會被當作外來的殖民霸權,慢慢淡忘,承接的是中國的蘇維埃或者共產黨的體制。他表示,中共承諾卻不容許港人治港、香港擁有高度自治,因此預期未來中港矛盾將會激化。陳雲又說:[16][17]

环球时报也曾经就港陆矛盾问题发表社论《香港舆论应更多尊重内地人》,认为媒体过分炒作港陆矛盾没有意义,也缺乏媒体责任。[18]

英國登陸香港島
1820
1845
1870
1895
1920
1945
1970
1995

矛盾的焦點

中國大陸新移民所衍生的問題

雙非

2001年,香港終審法院根據《基本法》第24條宣判的莊豐源案確立,父母雙方皆無香港居留權的中國大陸居民在香港所生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隨着2003年自由行實施,大量中國大陸孕婦來香港產子。[19]雙非人士有從合法途徑預約來港產子,亦有在無預約情況下闖急症室產子。[20]2010年,配偶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中國大陸孕婦在香港誕下32,653名嬰兒,比起2001年的620名上升逾50倍。[21]從2001年至2011年間,已獲居港權的「雙非嬰兒」超過17萬人,造成資源分配問題,例如產婦床位不足,引起香港社會不滿[22],香港市民多次遊行抗議,甚至引發了「蝗蟲論」的爭議,。[23]信報》指,在民怨沸騰下,政府仍在尋求解決措施。至2012年梁振英接任行政長官後,他透過行政措施減少雙非問題,但還有人破壞此措施[24]

綜援問題

2013年,社區組織協會的何喜華協助單程證婦人孔允明就申請綜援資格案上訴至終審法院終審法院最後裁定,未居住滿7年的香港人不能申領綜援是違反香港基本法,並命令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回復至2004年之前一年的申領居港期。此裁決公開後,隨即引發大批香港新移民社會福利署查詢及申請。大批香港市民批評,此政策一開,對香港綜援制度有巨大的衝擊,並且會增加香港的財政負擔。

來港旅遊、購物及水貨客問題

水貨客問題

2012年9月的光復上水站行動中,示威者高舉標語
2015年2月的光復屯門行動中,示威者向城巴B3X線巴士上的中國大陸乘客豎中指
2015年2月的捍衛沙田行動中,示威者向六福珠寶店舖內的中國大陸人展示「缺德、自大」橫額

包括本港居民的水貨客香港利用各種途徑運送貨物到中國大陸(尤其指向通往深圳邊境),引致對香港各區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的各種滋擾及社會問題[25]。 1980年代,中國開寬大部分香港人進入大陸(回鄉)的限制,攜帶個人商品回國變得普遍。之後,便有香港人攜帶港貨至大陸。 2000年代之後,中國政府以「拯救香港經濟」為名在2003年開放自由行,每次訪港逗留的時間為7天。2005年後人民幣兌美元和港元大幅升值,進口商品比在中國價格低,來港消費成為熱潮,加上中國海關規定個人攜帶5000元以下商品入境免徵稅,走私人利用螞蟻搬家的方式一點一點地帶貨。2009年4月開放一簽多行(一次簽註一年不限次數進出香港),向中國居民正式開放,大量水貨客出現。於2012年至2013年,屯門和上水出現香港警務處簡體字告示,這是首次香港官方在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間使用中国大陆的簡體字。加上嚴重的水貨客問題更引發了民間組織光復上水站光復屯門捍衛沙田光復元朗遊覽完上水去屯門等等抗議活動,及促成由入境事務處領導的風沙行動以及由香港警務處領導的力鋒行動等等。

粵港自駕遊

計劃於2012年3月起開始實施第一階段,讓符合資格的五座位或以下香港私家車車主申請一次性特別配額,從香港駕車北上廣東省作短暫逗留,第二階段容許內地司機南下香港自駕遊,但香港政府並未為政策進行任何公眾諮詢。

  • 香港和中國大陸的道路通行方向完全相反,不少市民擔心兩地截然不同的駕駛規則會令司機短時間適應不來,最終釀成交通意外。
  • 中國大陸所使用的汽油含硫量比香港的高出十至數十倍不等,擔心帶來環境污染
  • 增加私家車首次登記稅目的就是為了減少路面車輛數目但實施自駕遊會令擠塞情況更為嚴重,並不可取。

導遊與自由行旅客的衝突

香港發生過多宗導遊與旅客衝突的事件,包括被備關注的為導遊阿珍事件香港導遊與安徽旅客爭執事件等。

市民與大陸遊客因不文明舉動發生的衝突

由於一些大陸遊客不尊重或不了解香港的一些生活習慣及社會禮貌,因此有時出現被香港人認爲是不文明或不禮貌的舉動。一部分中國大陸遊客雖然行爲不文明、不禮貌,卻在被指出時仍然表現傲慢,在陸港矛盾加劇的背景下引發了一些公開的衝突,並由個別衝突上升到關於總體大陸遊客的辯論:

  • 2012年大陸兒童在香港港鐵車廂內進食事件
  • 2014年大陸小童在香港隨地便溺事件[26]

香港商戶傾向中國大陸人的爭議

由於大陸遊客的人數以及部分遊客的強大購買力,香港的一些商家開始將大陸遊客而不是香港人作爲主要服務對象,或者對香港本地顧客實行額外的限制,因此引起香港民衆的不滿:

Laneige拒售予香港人事件

2013年1月12日凌晨,香港女性網民──M4搖滾樂隊歌手,Co's Yung於Facebook表示,受到阿姨所托,於日前前往韓國護膚品化妝品品牌──Laneige旺角分店時,向該店職員查詢聖誕護膚套裝是否還有存貨,卻被職員反問「小姐,你係大陸人定香港人(你是大陸人或香港人)?」,網民回答為「香港」後,職員隨即表示「哦,咁全線無晒啦(哦,那全線沒貨了)!」該名網民表達,對事件感到無奈及憤怒,質疑該店職員歧視香港人。

有關言論隨即被大量網民轉載,並且發起集體於Laneige的facebook專頁留言投訴該公司歧視香港人。截至1月13日,達過百宗投訴留言,逾百名網民於Laneige的Facebook專頁上發表投訴內容;更有網民揚言發起罷賣行動,以及於同年2月14日發起圍堵行動。

同日下午3時許,Laneige發表道歉聲明,表示「帶來大眾關注及不滿,深表歉意」,即時恢復售賣有關套裝,內部已經展開檢討,並且將會與該分店的職員密切跟進事件;強調一直為前線員工提供培訓及清晰指引,日後將會再行加強培訓[27][28]。Laneige表示,聖誕護膚套裝的官方銷售日期為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2日,亦即該名網友聲稱於日前(1月12日)到訪旗下分店時就應該停止出售。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解釋,香港顧客比較中國大陸及海外顧客更早接收得到推廣通訊,遂引致了是次誤會。至於對於是否曾經規定只出售套裝予大陸人的質疑,Laneige回應表示仍然需要調查[29]

1月15日,Laneige於香港報章上刊登「LANEIGE給顧客的信」,表達對事件引起的關注深感歉疚,承認在事件中的優惠安排及溝通技巧的確有所不足,又強調每名顧客都同等重要,指出將會繼續以用心認真的服務精神照顧顧客的需要,並且承諾日後將會更謹慎地安排市場推廣活動,積極提升服務質素[30]

反水貨及反對自由行的民間活動

2014年

2014年2月16日,網民組織「反赤化.反殖民」近百人在尖沙咀廣東道發起驅蝗行動,手持「減少自由行,放過香港人」、「蝗蟲來港搶奶粉,香港BB食麵粉」等標語,抗議內地旅客霸佔香港人的生活空間及搶去資源,並要求他們回到大陸。[31]事後,特首梁振英及港府多名司局長批評「驅蝗」示威者,還揚言追究並予檢控。

2014年3月9日,網民組織「真心愛國愛黨聯盟」(真愛聯)團體,在旺角、尖沙咀地區遊行,呼籲參加者屆時拿五星旗、中共黨旗、毛語錄上街唱紅歌、國歌,喊「支持中共、支持港共」口號,呼籲中國遊客「愛祖國,用國貨,回中國愛國購物」,「自由行是迷途羔羊,請回鄉消費,不要被帝國資本主義迷惑」,「不要在香港消費,香港人有了錢就搞獨立」。 網友也製作多幅反諷海報,寫著「中國的娃飲三鹿的奶」、「不喝中國奶,你們還是中國人嗎?」、「買洋貨,逃國稅,是賣國叛國的行為」等標語。[32]

2015年

2015年2月,香港部分民众和激进人士在香港屯门沙田发起反水货客行动,但抗议却很快从“反水客”,变成了“反对大陆旅客来港自由行”,不少抗议者聚集到商场内,向大陆旅客大喊“滚回家”,举着“中国人滚回中国”的标语牌,甚至有人挥舞“港英”旗帜,示威者一度与大陆旅客发生口角与对峙,场面情况一度混乱,警方曾施放胡椒喷雾,并带走多人。此事件相关新闻和图片被中国大陆和香港媒体广泛报道,由其是中国大陆微博和论坛转载广泛,导致不少大陆网民对香港印象趋于负面。[33][34][35][36]

2015年3月9日,香港再次发生部分示威者以“反内地水客”为名,变成“反内地游客来港自由行”的事件,一批激进示威者分别在街头、商场和店铺内,不断滋扰、围堵途人及购物人士,其中包括辱骂一对母女游客造成孩童哭泣,攻击游客行李箱,踢打老人以及攻击或侮辱多名内地游客。香港保安局长黎栋国指,这近乎“暴徒”行为,在事件中,警方拘捕了5男1女,当中有中学生和大学生,他们涉及袭警及妨碍警务人员执行职务,1名警务人员及1名市民在事件中受伤,警方会继续严肃调查事件,不排除有进一步的拘捕行动。[37][38][39]

開發發展政策爭議

高鐵爭議

2009年,由於港府採取配合中央鐵路建設計劃、計劃動用香港資金在香港境内建造連接大陸高鐵網絡的鐵路,而民衆對建造高鐵的益與弊及高昂成本持懷疑態度,導致發生反對建造高鐵的示威行動,並被引申為港府不顧香港利益配合中央政策的例子,加劇了香港人對大陸政府的懷疑。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 計劃影響的居民需要搬遷,涉及範圍包括古洞村、松柏塱村及大頭嶺村、粉嶺北石湖新村、馬屎埔村、天平山村及虎地坳村。
  • 梁振英以候任香港行政長官身份接受訪問,提及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旁邊的邊境禁區可以變成「特區中的特區」,中國大陸人和外國人均可以免簽證進入。
  • 原有的農地更改作為住宅或者商業用地,影響香港農業
  • 香港政府早有意發展新界東北,地產商由那時起大幅收購和囤積土地,有官商勾結嫌疑
  • 出現遷墳

文化

內地文化取代香港文化

  • 1997年之後,香港政府開始逐漸使用中國大陸對外文事物的譯名,代替香港長期使用的本地譯名,或一直沿用的当地傳統中文譯名,而後部份香港傳媒也跟隨放棄使用香港譯名更改使用中國大陸譯名(例如將Virginia譯為弗吉尼亞州而非維珍尼亞州[40]悉尼譯為悉尼而非雪梨等。
  •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英文譯名爭議
  • 香港特區政府推行去殖民化的政策,引起此政策與尊重歷史、保護文化史跡的觀點之間的衝突,去殖民化也與中國大陸政府保護古跡不力、以政治為名破壞古跡的劣跡拉上關係,引起對香港古跡由於迎合中國大陸政府的政治觀點而被破壞的擔憂,具體事件包括保留皇后碼頭事件、拆除郵筒上的歷史性英王紋章等。
  • 1997年之後,香港政府開始逐漸在官方場合減少使用英語,儘管英語仍是香港的官方語言,而官方網站增加了簡體中文,普通話的使用增加。
  • 繁簡爭議,體現在民間上,部分商戶為迎合內地客,加上簡體字
  • 普教中,部分中學接受教育局資助,改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取代原來主權移交後推廣的母語教學

中國足協種族歧視海報與香港球迷噓國歌

2015年6月,中國足協推出一組宣傳海報,其中對香港隊的海報被指有種族歧視[41]。事件引發香港部分人士不滿後,中國足協就涉歧視海報道歉,港足總表接受。港足總主席梁孔德引述中國足協副主席林曉華稱,該海報是授權一家廣告公司製作,設計者是法國人,製作時並沒有預料到會引發種族歧視觀感。梁表示自己本人接受中國足協官員的道歉,並且自己也沒有覺得該海報有歧視的意味,還引述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人士指,要對該海報作出指控也很難成立。[42] 而在此次中國足協海報風波之前,香港部分球迷在主場球賽前奏響本是代表香港隊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時發出噓聲。此後一年間,在2018年世界杯亞洲區外圍賽以及2017東亞杯資格賽中,均有球迷在賽前國歌儀式環節對《義勇軍進行曲》發出噓聲。國際足聯將一系列香港球迷噓國歌事件視作違反體育道德之惡劣事件。儘管其多次警告香港足總并對香港足總進行處罰,然而香港足總並未成功制止部分球迷持續作出過激行為。[43] [44] [45]

新聞及出版界

2010年以後,香港連續出現數起獨立或非親中新聞界人士及出版界人士遇襲或被綁架事件,引起幕後大陸政府或其支持者利用暴力威嚇香港新聞及出版界、影響出版、言論自由的擔憂:

法律及憲政

1997年以後,中國政府官方人士或機構發表過各種對《基本法》、《中英聯合聲明》所規定的“一國兩制”制度的涵義的看法,在2010年以後,由於這種解釋或理解將重心放到“一國”而非“兩制”,例如《一國兩制白皮書》、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的“特首超然論”等,這些言論引起中國政府對一國兩制的實施逐漸偏移香港民衆及國際社會對其的理解的疑慮,因此引發香港民衆的懷疑。[46][47]港府官員亦發表迎合這些論調的言論,更加加深港人對一國兩制前景的擔憂。

中國與香港不同的法律體制也引起香港人以及法律界人士對一國兩制的擔憂。根據《基本法》規定,中國人大可以對基本法作出“解釋”,其功能類似司法解釋,而此機制在實際實施中,曾被香港政府用作使用行政手段推翻法庭終審判決的方法,因此引起對一國兩制下香港司法權獨立是否得到保障的擔憂。[48]此外,《一國兩制白皮書》中依照大陸體制,聲稱香港的法官是行政官員、並要求法官“維護國家主權及安全”、保護中國政府利益,被認爲是大陸政府無視受一國兩制保護的香港司法獨立,並試圖改變香港司法、法律界的表態,因此香港法律界罕見的公開示威遊行。[49]

經濟影響及港人移民

在2014年初,泛民一些激進黨派發起保護「本土價值」運動,其後掀起「反中」情緒,一些激進成員經常在旅遊區發起反對陸客的示威。同年底起,訪港大陸客人次持續下跌,旅遊業零售業界認為,反「陸客」言行是成因之一,政府及建制派更直指反「陸客」是訪港大陸客人下跌及零售業不景的主因。依據香港旅遊發展局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數字顯示,訪港旅客人次大跌8.4%;其統計資料裡中國旅客人次更下跌9.8%,為384萬5273人次;7月的零售業總額為港幣376億元,下跌2.8%[50]

出於對香港社會、政治及一國兩制前景的擔憂,香港人移民臺灣、加拿大等地的人數在近年來也有所增加。[51][52]

對罵及攻擊言論

香港
  • 阿燦
  • 支那人(原來由於日文中的使用,因此詞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日戰爭,被視爲對華人包括中國大陸人和香港人[來源請求]的汙辱性代名詞,不能直接公開使用,但過去2012年「光復上水站」行動中,示威人士骂中国大陸人是「支那人」以表達不滿[53]
  • 蝗蟲論(描述中國大陸人由於經常“扎堆”出遊或參與某种行動(例如孕婦赴港產子等),有人將這種群體性行動比喻為蝗蟲,責備他們“掃空”商店貨品、佔據公共設施或造成公共資源不堪重負,而香港等沒有這種同一性習慣的地方在沒有做好準備對應這種行動時感到無法招架)。
    • 2012年1月27日,香港“高登讨论区”发起,上街向大陆游客唱“蝗虫之歌”活动。2月份,多名香港青年走上街头向沿路的大陆游客唱着侮辱性的“蝗虫之歌”。此事件后被媒体报道引起不少议论与批评。[54]
  • 強國人(諷刺中國大陸政府宣傳中經常使用的字眼“強國”(包括官方媒體《人民日報》開辦“強國論壇”網站)並將此與一些大陸人在境外(香港、臺灣以及海外)出現不文明舉動、不遵守當地法律及習慣,或表達傲慢觀點的行爲聯係起來,諷刺這些大陸人自認為本國已是“強國”而傲慢對待其他國家和地區,卻同時表現出落後和不文明的習慣或觀點)。
  • Betty Wong事件(2014年4月16日︰屬新移民的香港大學醫學院女學生黃嘉慧以臨時身份證明書(俗稱:行街紙)生活多年,最終入讀港大並順利取得香港身份證的事跡,引起網民激烈的罵戰,當中涉及歧視和侮辱性的網上留言。)
中国內地
  • 孔慶東辱罵港人事件(由大陸兒童在香港港鐵車廂內進食事件引發)
  • 港燦(將過去香港嘲諷大陸人落後的詞語冠以“港”字,意思是指一些对大陆认识脱节的香港人,认为大陆人还是比较落後,而是用該詞語的大陸人認爲反而是香港比較落後。该说法约于1990年代出现,当时中国大陆经济迅速发展,内地和香港之間的經濟差距开始缩窄,中國大陸一些人認爲今天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发展已经超过香港,而對香港人仍舊認爲大陸落後的意識感到不滿,因此對持此觀點的香港人冠以“港灿”的称呼
  • 港狗(原“港九”因粤语九与狗发音相近,讽刺香港人对英国无限忠诚,该對香港人的汙辱词已被百度贴吧禁止创立主题贴吧[55]
  • 港奴论(讽刺部分香港人是「洋奴」,安于被英国殖民,甚至在香港回归后,怀念英國統治香港的时期,甚至希望英國繼續管治香港)

政界回應

2013年8月底,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新民主同盟)、毛孟靜公民黨)、張超雄工黨)、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保衛香港自由聯盟發言人韓連山及多名社運人士在Facebook發起「抗融合.拒赤化.反盲搶地 一人$100換特首 還香港人一個家」行動,由數百位港人集資於9月3日在《明報》及《都市日報》刊登「反梁」廣告,批評行政長官梁振英漠視港人利益,讓自由行陸客「肆虐」香港,破壞香港的文明和秩序,香港人基本生活需要不斷被剝削,已讓港人忍無可忍,表明「換特首是出路」,促請中國中央政府停止干涉香港內部事務;並在臺灣自由時報》刊登「香港面對嚴重中國化,請台灣引以為鑑」廣告,讓臺灣人明白香港引入中國大陆新移民及旅客後港人所面對的苦況,不要讓臺灣被中國大陆客攻陷。[56][57][58][59]

相關影視作品

电视剧
电影

參考文献

  1. ^ 中港矛盾. 明報通識網LIFE. 2012年2月17日 [2017-02-07]. 
  2. ^ 給《致香港人》一個「讚」引發的陸港矛盾. 輔仁媒體. 白恩樑. 2012年10月31日.
  3. ^ 下半旗掩不住陸港矛盾 蘋果日報 奉己. 2012年10月8日
  4. ^ 反國教運動與政治傳播的動向 香港電台
  5. ^ 港人「討厭認同感被中國貶低」 蘋果日報 (台灣) 2012年6月30日
  6. ^ 鳳凰. 北京突然对香港立场大变:李嘉诚出现失误. 鳳凰网. 第一理财. 2015-03-02. 
  7. ^ 廖美香. 香港观察:香港,中国人不再为妳疯狂. BBC中文网. [2014-10-08]. 
  8. ^ 孫進. 港中矛盾乃法制之爭. 苹果日报. 2012年2月2日 [2017-02-07]. 
  9. ^ 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 何清漣 阿波羅新聞 2012年2月17日
  10. ^ 港大民研發放最新香港民眾身分認同調查結果, 10-13/6/2013
  11. ^ 孔誥峰:香港年輕人「本土認同」超過「大中華認同」統獨民調
  12. ^ 香港旅遊事務署 - 旅客資料
  13. ^ 中港矛盾(上) 中港矛盾(下) 香港電台節目《放馬過來》 主持:陳揚 2012年3月播出
  14. ^ 港自由行擴大難消 深圳暫不發證新聞引據:中央社 2012/8/31 18:43
  15. ^ 三方作用齊發揮 自由行放寬暫緩大公報 2012-09-01
  16. ^ 香港年終回顧: 中港矛盾激化, 美國之音, 2013年02月10日
  17. ^ 年度十大港聞 6. 我是香港人。中港矛盾. 雅虎香港新聞. 2012年12月13日.
  18. ^ 单仁平:香港舆论应更多尊重内地人
  19. ^ 有關「雙非」的事實,公民黨,毛孟靜,2012年2月3日。
  20. ^ 去年217內地孕婦衝急症室產子,蘋果日報2015-01-07。
  21. ^ 《立法會四題:產科服務》,新聞公報,2011年5月11日。
  22. ^ 《自由黨倡停發雙非嬰居港權》,news.sina.com.hk,2012年2月8日。
  23. ^ 控制雙非孕婦只需行政手段SUNAFFAIRS 刊登於 2012年2月17日
  24.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211/19036935 【壹週刊】假結婚借肚破零雙非 強國人生港B搶福利
  25. ^ 水貨客走20公斤奶粉判囚 官指已到失控地步
  26.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425/18700311 一坨童便激起風波
  27. ^ 拒賣優惠套裝予本地客 辣㷫港人 LANEIGE道歉 《蘋果日報》 2013年1月14日
  28. ^ 「港人」買不得 LANEIGE道歉 《新報》
  29. ^ 被指歧視港人 LANEIGE道歉 購套裝問身分 答港人即稱售罄 《明報》 2013年1月14日
  30. ^ LANEIGE登報道歉 《東方日報》 2013年1月15日
  31. ^ 廣東道百人遊行 斥內地客搶港資源 網民建制組織開火 「驅蝗」爆罵戰
  32. ^ Youtube 3月9日真心爱国爱党联盟(簡稱真爱联)旺角大遊行 2014-03-09
  33. ^ 香港商场再次发生围堵大陆游客事件
  34. ^ 香港再次发生围堵内地游客事件 要求内地人滚回家(组图)
  35. ^ 香港青年围堵内地旅客高喊滚回家 与警方冲突(组图)
  36. ^ 内地游客在港遭暴力对待 港媒:对香港无益
  37. ^ 逾百示威者一日突擊三區 暴力襲內地客 搗商店罵女童
  38. ^ 香港保安局长:反水货客示威者近乎暴徒
  39. ^ 民建聯:反水貨客示威者行為暴徒破壞法治屬香港之恥
  40. ^ 弗吉風暴. 蘋果日報 陶傑. 2007年4月24日.
  41. ^ 蘋果日報-國足海報涉歧視 指港隊多膚色 港教練斥可恥 國際足協或介入
  42. ^ BBC-中國足協就涉歧視海報道歉,港足總表接受
  43. ^ WSJ-In 0-0 Draw, Hong Kong Soccer Fans ‘Boo’ Chinese Anthem — On Paper
  44. ^ SCMP-Hong Kong Football Association fined again by Fifa for booing China national anthem
  45. ^ SCMP-Fans again boo China national anthem as Hong Kong down Cambodia 4-2 in friendly at Mong Kok Stadium
  46. ^ 陳志芬. 分析:白皮書被質疑港「一國兩制」已死. BBC. 2014-06-11 [2016-01-29] (中文(繁體)). 
  47. ^ Cliff Buddle. 張曉明“特首超然論”會損害一國兩制嗎?. 《南華早報》. 2015-09-22 [2016-01-29] (中文(繁體)). 
  48. ^ Steve Chan. 外傭居權案終審判決最大輸家:一國兩制. 《獨立媒體》. 2013-03-25 [2016-01-29] (中文(繁體)). 
  49. ^ 陳志芬. 港法律界憂白皮書損司法獨立發起遊行. BBC. 2014-06-27 [2016-01-29] (中文(繁體)). 
  50. ^ 張謙. 旅客下跌 香港特首:有人趕客. 中央社. 2015-09-01 [2015-09-02] (中文(繁體)). 
  51. ^ 菲立斯. 【逃出香港】移民台灣. e-Zone. 2015-06-03 [2015-09-02] (中文(繁體)). 
  52. ^ 不滿香港社會 港人移民加拿大升溫. 《南華早報》. 2014-08-12 [2015-09-02] (中文(繁體)). 
  53. ^ 光復上水示威:罵支那人
  54. ^ 究竟谁在香港唱“蝗虫歌”
  55. ^ 进入“港狗”吧,百度贴吧的提示:抱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吧暂不开放。
  56. ^ 「一人$100換特首」明日港台兩地登廣告, 蘋果日報 (香港), 2013年09月02日
  57. ^ 港人抗融合拒赤化聲明 台灣登報籲以港為鑑, 主場新聞, 2013-9-3
  58. ^ 「請台灣引以為鑑」 港網友登報抗議陸客、移民肆虐, ETtoday, 2013年09月3日
  59. ^ 香港中國化 港人盼台灣引以為鑑, 自由時報, 2013-9-4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