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破壞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想搵維基百科嘅破壞嘅話,請睇Wikipedia:破壞
  「破壞者」跳轉到呢度。想搵電子遊戲術語,請睇「破壞者 (電子遊戲)」。
塗鴉噴彩之家
損壞嘅巴士站

破壞搞搞震係指將一啲物件損毀或者將一啲事情搞亂嘅行為,破壞嘅人叫做破壞者(Vandals)。如果指有關行動,就叫做「搞破壞」。

[編輯]
汪達爾人(破壞者)洗劫羅馬

英文詞源自古老日耳曼人一段故,關係到455年羅馬一場戰爭

西羅馬帝國同埋汪達爾-阿蘭王國作戰,而後者當中統帥係一個羅馬理想主義蓋薩里克。蓋薩里克俾部份哥德人同埋汪達爾人批評。事件啟發到1600年代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John Dryden)寫作,「光榮約翰」就發明「破壞者」呢個字。[1]

而「破壞主義」(Vandalism)係由1794年天主教布盧瓦教區亨利Henri Grégoire所創造,指法國大革命造成「藝術破壞」。之後到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畫家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被選為公社委員、藝術家協會主席,負責博物館工作。不過,佢主張破壞旺多姆圓柱,一條象徵拿破崙一世「戰爭同征服」炫耀戰績。今次係世界有名對公物古蹟進行破壞主張一件事。1871年4月12號,巴黎公社委員會通過法令,5月8號拆柱。不過巴黎公社好快被推翻,旺多姆圓柱同埋拿破崙雕像重新豎起,至今仍然矗立旺多姆廣場

1933年,馬德里國際統一刑法會議上一項提案,拉斐爾·萊姆金(Raphael Lemkin)嘗試創建兩種新國際罪行,指出限制野蠻罪,包括種族清洗宗教罪同埋有關社會罪行。集體同故意破壞罪,包括:破壞公共文化同埋藝術作品。但提案未被接受。[2]

東方,古中國中央王朝已經有一系列有關資料同埋似義詞,例如:摧毀;毀壞;割裂使破碎;擾亂;變亂;毀棄;虐襲等等。例子有:

  • 史記·匈奴列傳》,「其秋,匈奴大入定襄、雲中,殺略數千人,敗數二千石而去,行破壞光祿所築城列亭鄣。」
  • 宋書·五行志五》,「晧(孫皓)初遷都武昌,尋還建業,又起新館,綴飾珠玉,壯麗過甚,破壞諸宮,增修苑囿,犯暑妨農,官民疲怠。」
  • 宋朝陸游晨起偶題》詩,「大事豈堪重破壞,窮人難與共功名。」
  • 元朝鄭廷玉《忍字記》第一折,「一張紙又要一箇錢買,則喫你破壞我這家私。」
  • 柳青銅牆鐵壁》第十一章,「...糧食也沒遭到敵人的破壞...」

例子

[編輯]

旅行

[編輯]

好多時,遊客去到其他地方唔識得當地風俗,或者刻意違反,引起道德問題,甚至係觸犯法律。對他人物件或景點設施進行塗鴉[3];當司法地方係遊樂場,如中國遊客唐琳玲法院偷拍香港法庭裁定藐視法庭罪。除此之外,例如香港水貨客問題。有好多大陸人同埋一部份香港人去做水客,班友仔成日用「旅行」同「帶手信」就借口,進行走私同分拆貨物,但係就成日發出好多噪音同埋搞到周圍垃圾。如果破壞行為到達社會問題普遍性,好似咁就係港中矛盾成因之一。

收數

[編輯]

好多地方未立法之前,收數佬用盡暴力破壞恐嚇目標,過往法庭案例見到有,碇,打爛門窗、淋油、鎖頭灌膠水,甚至鎖閘放火。

社會

[編輯]
内文:政治污染
排放污水
2010年圭亞那海岸垃圾

社會運動有時未係暴力革命同埋打仗,不過示威同埋暴動好多時唔多唔少都會有破壞成份。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期間,有示威者響應「黑裝修,紅裝飾,藍罷買,黃幫襯」號召而碇汽油彈、打爛嘢,或者貼大字報同埋塗鴉[4]。近代歷史上出名例子有文化大革命,當中「破四舊」就係點名要紅衛兵去破壞文物;響應文革重有六七暴動左派唔單止縱火,重有土製炸彈,上面有寫「土製菠蘿,同胞勿近」字樣。[5]有左仔表明炸彈有真有假[6]

另外,都市化正正係全球經濟發展造成各種破壞[7]空氣污染陸地污染塑膠污染水質污染噪音污染同埋光污染等等,都係人類活動破壞大自然。而城市生活質素問題,例如行乞或者廣場舞等等活動都會引至影響市容爭議,制造噪音同埋觀瞻問題。

網絡

[編輯]

互聯網上面成日有好多破壞行為。黑客政客發放各種惡意軟件,都有可能會危害其他人部腦或者智能手機。近年,又出現一種勒索軟件例如WannaCry會破壞對象電腦財產,如果你無期限內俾錢,就會破壞作業系統[8]。重有木馬會偷用對方電腦去賺加密虛擬貨幣(如比特幣)即「挖礦」,增加電腦工作量。[9]

睇埋

[編輯]

參考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