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
延平王 | |
---|---|
名諱 | 鄭成功 |
生卒 | 明熹宗天啟四年 至昭宗永曆十六年 |
在位 | 永曆十五年 至永曆十六年 |
政權 | 明鄭 |
諡號 | 武王 |
陵墓 | 鄭成功墓 |
先君 | 無 |
嗣君 | 延平文王 |
年號 | |
永曆 |
延平武王諱成功,亦諱森,姓鄭氏,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芝龍,明崇禎初,授總兵。
背父抗清
[纂]芝龍嘗娶日本婦,是生森,入南安學為諸生。芝龍引謁明紹宗,紹宗寵異之。賜姓朱,為更名,尋封「忠孝伯」。紹宗倚芝龍兄弟擁重兵,芝龍族人彩亦封伯,築壇拜彩、鴻逵為將,分道出師,遷延不即行。清招撫大學士洪承疇與芝龍同縣,通書問,芝龍始挾二心。順治三年,貝勒博洛師自浙江下福建,芝龍撤仙霞關守兵不為備,紹宗坐是敗。博洛師次泉州,書招芝龍,芝龍率所部降,成功諫不聽。芝龍欲以成功見博洛,鴻逵陰縱之入海。四年,博洛師還,以芝龍歸京師,隸漢軍正黃旗,授三等精奇尼哈番。
成功謀舉兵,兵寡,如南澳募兵,得數千人。會將吏盟,仍用紹宗隆武號,自稱「招討大將軍」。以洪政、陳輝、楊才、張正、余寬、郭新分將所部兵,移軍鼓浪嶼。成功年少,有文武略,拔出諸父兄中,近遠皆屬目。而彩奉魯王以海自中左所改次長垣,進建國公,屯廈門。彩弟聯,魯王封為侯,據浯嶼,相與為犄角。成功與彩合兵攻海澄,師赴援,洪政戰死。成功又與鴻逵合兵圍泉州,師赴援,圍解。鴻逵入揭陽,成功頒明年隆武四年大統曆。五年,成功陷同安,進犯泉州。總督陳錦師至,克同安,成功引兵退。六年,成功遣其將施琅等陷漳浦,下雲霄鎮,進次詔安。明昭宗稱帝,駐肇慶,至是已三年。成功遣所署光祿卿陳士京朝昭宗,始改用永曆號,昭宗使封成功「延平公」。魯王次舟山,彩與魯王貳,殺魯王大學士熊汝霖及其將鄭遵謙。七年,成功攻潮州,總兵王邦俊禦戰,成功敗走。攻碣石寨,不克,施琅出降。成功襲廈門,擊殺聯,奪其軍,彩出駐沙埕。魯王將張名振討殺汝霖、遵謙罪,擊彩,彩引餘兵走南海,居數年,成功招之還。
拒和再戰
[纂]八年,昭宗詔成功援廣州,引師南次平海,使其族叔芝筦守廈門。福建巡撫張學聖遣泉州總兵馬得功乘虛入焉,盡攫其家貲以去。成功還,斬芝筦,引兵入漳州。提督楊名高赴援,戰於小盈嶺,名高敗績,進陷漳浦。總督陳錦克舟山,名振進奉魯王南奔,成功使迎居金門。九年,陷海澄,錦赴援,戰于江東橋,錦敗績。左次泉州,成功復取詔安、南靖、平和,遂圍漳州。錦師次鳳凰山,為其奴所殺,以其首奔成功。漳州圍八閱月,固山額真金礪等自浙江來援,與名高兵合,自長泰間道至漳州,擊破成功。成功入海澄城守,金礪等師薄城,成功將王秀奇、郝文興督兵力禦,不能克。
清世祖命芝龍書諭成功及鴻逵降,許赦罪授官,成功陽諾,詔金礪等率師還浙江。十年,封芝龍同安侯,而使齎敕封成功海澄公、鴻逵奉化伯,授芝豹左都督。芝龍慮成功不受命,別為書使鴻逵諭意,使至,成功不受命,為書報芝龍。芝豹奉其母詣京師,成功復出掠福建興化諸屬縣。十一年,世祖再遣使諭成功,授靖海將軍,命率所部分屯漳、潮、惠、泉四府。
成功初無意受撫,乃改中左所為思明州,設六官理事,分所部為七十二鎮。遙奉昭宗,承制封拜,月上魯王豕、米,並厚廩瀘、溪、甯、靖諸王。禮待諸遺臣王忠孝、沈佺期、郭貞一、盧若騰、華若薦、徐孚遠等,置儲賢館以養士。名振進率所部攻崇明,謀深入,成功嫉之,以方有和議,召使還,名振俄遇毒死。成功讬科餉,四出劫掠,蔓及上游。福建巡撫佟國器疏聞,清廷密敕為備。晉王李定國攻廣東急,使成功趣會師。成功遣其將林察、周瑞率師赴之,遷延不即進。定國敗走,成功又攻漳州,千總劉國軒以城獻,再進,復陷同安。其將甘輝陷仙遊,穴城入,殺掠殆盡,至是和議絕。
鏖兵兩江
[纂]清廷命鄭親王世子濟度為定遠大將軍,率師討成功。十二年,左都御史龔鼎孳請誅芝龍,國器亦發芝龍與成功私書,乃奪芝龍爵,下獄。成功遣其將洪旭、陳六禦攻陷舟山,進取溫、台,聞濟度師且至,隳安平鎮及漳州、惠安、南安、同安諸城,撤兵聚思明。濟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世祖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成功,謂不降且族誅,成功終不應。十三年,濟度以水師攻廈門,成功遣其將林順、陳澤拒戰,颶起,師引還。
成功以軍儲置海澄,使王秀奇與黃梧、蘇明同守。梧先與明兄茂攻揭陽未克,成功殺茂,並責梧。梧、明並怨成功,俟秀奇出,以海澄降濟度。詔封梧海澄公,駐漳州,盡發鄭氏墓,斬成功所置官。大將軍伊爾德克舟山,擊殺六禦。成功攻陷閩安城牛心塔,使陳斌戍焉。十四年,師克閩安,斌降而殺之,成功陷台州。
十五年,謀大舉深入,與其將甘輝、餘新等率水師號十萬,陷樂清,遂破溫州,張煌言來會。將入江,次羊山,遇颶,舟敗,退泊舟山。昭宗使進封為延平王,成功辭,仍稱招討大將軍。十六年五月,成功率輝、新等整軍復出,次崇明。煌言來會,取瓜洲,攻鎮江,使煌言前驅,溯江上。提督管效忠師赴援,戰未合,成功將周全斌以所部陷陣,大雨,騎陷淖,成功兵徒跣擊刺,往來剽疾,效忠師敗績。成功入鎮江,將以違令斬全斌,繼而釋之,使守焉。會攻南京,煌言次蕪湖,廬、鳳、寧、徽、池、太諸府縣多與通款,騰書成功,謂宜收旁郡縣,以陸師急攻南京。成功狃屢勝,方謁明太祖孝陵,會將吏置酒,輝諫不聽。崇明總兵梁化鳳赴援,江甯總管喀喀木等合滿、漢兵出戰,襲破新軍,諸軍皆奔潰,遂大敗。生得輝猶數萬,棄瓜洲、鎮江,出海,欲取崇明。成功收餘鳳亦還師禦之,成功戰復敗,引還,煌言自間道走免。
世祖遣將軍達素、閩浙總督李率泰分兵出漳州、同安,規取廈門。成功使陳鵬守高崎,族兄泰出浯嶼,而與周全斌、陳輝、黃庭次海門。師自漳州薄海門戰,成功將周瑞、陳堯策死之,迫取輝舟,輝焚舟。戰方急,風起,成功督巨艦沖入,泰亦自浯嶼引舟合擊,師大敗,有滿洲兵二百降,夜沈之海。師自同安鄉高崎,鵬約降,其部將陳蟒奮戰,師以鵬已降,亦敗,成功收鵬殺之,引還。十七年,靖南王耿繼茂移鎮福建,又以羅讬為安南將軍,討成功。十八年,用黃梧議,徙濱海居民入內地,增兵守邊。
克復臺灣
[纂]成功自江南敗還,知進取不易。昭宗入緬甸,聲援絕,勢日蹙,乃規取臺灣。時荷蘭人據臺灣[一],築城二:曰「赤嵌」、曰「王城」,其海口曰鹿耳門。荷蘭人恃鹿耳門水淺不可渡,不為備。成功師至,水驟長丈餘,舟大小銜尾徑進,荷蘭人棄赤嵌走保王城。成功使謂之曰:「土地吾故有,當還我,珍寶恣爾載歸。」圍七閱月,荷蘭兵存者僅百數十,城下,皆遣歸國。成功乃號臺灣為「東都」,示將迎昭宗東狩焉。以陳永華為軍師,制法律,定職官,興學校。臺灣周千里,土地饒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萊,興屯聚,令諸將移家實之。水土惡,皆憚行,又以令嚴不敢請,銅山守將郭義、蔡祿入漳州降。是歲,清聖祖即位,詔戮芝龍及諸子世恩、世廕、世默。
成功既居臺灣,其將陳豹駐南澳,而令世子經居守思明。康熙元年,成功聽周全斌讒,遣擊豹,豹舉軍入廣州降。惡經與乳媼通,生子,遣泰就殺經及其母董氏。會有訛言成功將盡殺諸將留廈門者,值全斌自南澳還,執而囚之,擁經,稱平國公,舉兵拒命。成功方病,聞之,狂怒咬指,五月朔,尚受諸將謁,數日遽卒,年三十九。
親族
[纂]子
[纂]排行 | 封號 | 名 | 字 | 號 | 生母 | 配偶 |
---|---|---|---|---|---|---|
1 | 延平王 | 鄭經 | 賢之 元之 |
式天 | 武妃董氏 | 延平王妃唐氏 |
2 | 輔政公 | 鄭聰 | 哲順 | 怡堂 | 武妃董氏 | 魯王女朱氏 |
3 | 鄭明 | 哲熙 | 熙之 | 莊氏 | 林氏 | |
4 | 鄭睿 | 哲聖 | 聖之 | 莊氏 | ||
5 | 鄭智 | 哲錫 | 錫之 | 莊氏 | 洪氏 | |
6 | 鄭寬 | 哲碩 | 碩之 | 溫氏 | 林氏 | |
7 | 鄭裕 | 哲益 | 益之 | 武妃董氏 | 王氏 | |
8 | 鄭溫 | 哲念 | 念齋 | 史氏 | 劉氏 | |
9 | 鄭柔 | 哲能 | 能之 | 溫氏 | 洪氏 | |
10 | 鄭發 | 哲奮 | 奮之 | 蔡氏 |
女
[纂]排行 | 封號 | 名 | 生母 | 配偶 |
---|---|---|---|---|
1 | 縣主 | 鄭氏 | 儀賓柯良 | |
2 | 縣主 | 鄭氏 | 儀賓甘孟煜 | |
3 | 縣主 | 鄭氏 | 儀賓洪允中 | |
4 | 縣主 | 鄭氏 | 儀賓朱弘桓 |
引據
[纂]- ↑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建立 -{zh-cn:互联网档案馆; zh-tw:網際網路檔案館; zh-hk: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0-17., 歷史文化學習網
- 王翀:Interpreting Zheng Chenggong: The Politics of Dramatizing a Historical Figure in Japan, China, and Taiwan. 模板:Wayback 著;VDM Verlag, 2008; ISBN 978-3-639-09266-0
- 《發現臺灣》上冊;天下雜誌 編輯;《天下雜誌》,第8頁至第45頁;ISBN 978-957-9079-16-7
- 陳錦昌:《鄭成功的臺灣時代》;遠足;ISBN 978-957-29670-2-7
- 陳文德:《鄭芝龍大傳》;遠流:ISBN 978-957-32-3482-1
- Philippus Daniel Meij van Meijensteen 著,江樹生 譯註:《梅氏日記》,《漢聲雜誌》132期;ISSN 1023-0386
- 朱希祖:《鄭延平王受明官爵考》
- 江仁傑:《解構鄭成功》,三民書局;ISBN 978-957-14-4120-7
- 《日本見聞錄》,弘道館
- 《鄭成功畫像、臺灣民主國旗修復科學檢測報告》;國立臺灣博物館,2007年12月,ISBN 9789860114058
- 鄭仰峻:〈鄭成功死因考〉 模板:Wayback,《高苑學報》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