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納吉布·馬哈福茲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由馬哈福茲跳轉過嚟)
納吉布·馬哈福茲
Naguib Mahfouz
出世(1911-12-11)1911年12月11號
埃及開羅
2006年8月30號(2006-08-30)(94歲)
埃及開羅
職業小說家
國籍埃及人
名作《開羅三部曲》
諾貝爾文學獎(1988年)
受影響馬塞爾•普魯斯特弗朗茨•卡夫卡詹姆斯•喬伊絲

納吉布·馬哈福茲1911年12月11號2006年8月29號)係埃及小說家,被睇做係最重要嘅埃及作家阿拉伯世界最重要嘅知識份子之一。1988年佢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佢係第一名攞諾貝爾文學獎嘅阿拉伯語作家。除咗寫小說外馬哈富茲重寫電影劇本。馬哈富茲都係國際科學院嘅成員。

早年生活同教育

[編輯]

馬哈福斯喺1911年出世於舊開羅嘅一個中下階層穆斯林埃及家庭。佢個名嘅第一部分係為咗向著名產科醫生納吉布·帕沙·馬哈福斯致敬,因為佢主持咗馬哈福斯艱難嘅分娩。[1] 馬哈福斯係第七個同最細嘅仔,有四個哥哥同兩個家姐,佢哋全部都比佢大好多。(喺佢嘅經歷中,佢就好似「獨生子」咁大)。呢個家庭住喺開羅兩個平民區:一開始喺舊城嘅加馬利亞區嘅貝特艾爾卡迪鄰里,之後喺1924年搬到阿巴西亞,當時係開羅舊城北面嘅新區,呢啲地方後來成為馬哈福斯好多作品嘅背景。佢阿爸阿卜杜勒-阿齊茲·易卜拉欣,馬哈福斯形容佢係「守舊」嘅,係個公務員,而馬哈福斯喺1934年都跟住佢阿爸嘅腳步。馬哈福斯阿媽法蒂瑪係愛資哈爾謝赫穆斯塔法·卡希沙嘅女,雖然佢自己唔識字,但經常帶細個嘅馬哈福斯去啲文化地方,好似埃及博物館埃及金字塔咁。[2]

馬哈福斯一家係虔誠嘅穆斯林,馬哈福斯喺嚴格嘅伊斯蘭教環境中長大。喺一次訪問中,佢詳細講述咗佢細個時屋企嘅嚴格宗教氣氛。佢話:「你絕對唔會諗到一個藝術家會喺嗰個家庭出現。」[2]

雖然馬哈福斯當時只得七歲,但1919年埃及革命對佢影響好大。佢從窗口見到英國士兵向示威者開槍,想驅散佢哋。[3] 根據馬哈福斯所講,「你可以話...最動搖我童年安全感嘅嘢就係1919年革命」,佢後來咁講。[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喺佢早年,馬哈福斯大量閱讀,受到哈菲茲·納吉布、塔哈·侯賽因薩拉瑪·穆薩呢個費邊社知識分子嘅影響。[4]

馬哈福斯完成中學教育之後,喺1930年考入埃及大學(而家嘅開羅大學),讀哲學,1934年畢業。到1936年,佢讀咗一年哲學碩士,之後決定停止學業,成為一個專業作家。佢喺薩拉瑪·穆薩1929年創辦嘅雜誌《新雜誌》發表咗佢嘅第一份作品。[5] 之後馬哈福斯喺《信使》做記者,仲喺《新月》同《金字塔報》發表短篇小說。[6]

公務員生涯

[編輯]

喺1934年喺開羅大學攞到哲學學士學位之後,馬霍福茲加入咗埃及公務員隊伍,喺度做咗好多唔同嘅職位同埋部門,直到1971年退休。佢一開始喺開羅大學做文員,之後喺1938年喺埃及宗教基金部做部長嘅議會秘書。1945年,佢申請調職到蘇丹古里建築群嘅圖書館,喺度佢訪問咗佢細個時嗰條街坊嘅居民,作為「良好貸款計劃」嘅一部分。[7]到咗1950年代,佢喺藝術局做過審查主任,喺電影支援基金會做過主任,最後仲做過埃及文化部嘅顧問。[8]

寫作生涯

[編輯]
1960年代嘅馬霍福茲

馬霍福茲喺佢七十年嘅寫作生涯入面出咗34本小說,超過350篇短故,幾十個電影劇本,同埋5套舞台劇。可能佢最出名嘅作品就係《開羅三部曲》,講述咗開羅三代唔同家庭由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1952年埃及革命推翻埃及國王法魯克之後嘅生活。佢係出版社Dar el-Ma'aref嘅董事會成員。佢好多小說都喺《金字塔報》連載過,而佢嘅文章亦會喺佢嘅每週專欄「觀點」出現。喺攞諾貝爾獎之前,佢淨係得幾本小說喺西方出版過。[9]

寫作風格同主題

[編輯]

馬霍福茲早期嘅作品大多以開羅為背景。《命運嘅嘲弄》(1939)、《拉多皮斯》(1943)同埋《底比斯嘅鬥爭》(1944)係歷史小說,係佢原本打算寫30本小說嘅大計劃嘅一部分。佢受到沃爾特·司各特爵士(1771–1832)嘅啟發,想用一系列書籍去講晒埃及嘅全部歷史。不過,寫完第三本之後,佢嘅興趣就轉移到當代嘅環境同議題,同埋社會變遷對普通人嘅心理影響。[10]

馬霍福茲嘅散文以直接表達佢嘅思想為特色。佢嘅作品涵蓋咗好多話題,包括一啲有爭議同埋禁忌嘅題材,好似社會主義、同性戀同埋上帝。喺埃及寫呢啲題材係禁止嘅。[10]

馬霍福茲嘅作品經常講述埃及喺20世紀嘅發展,將東西方嘅知識同文化影響結合埋一齊。佢接觸外國文學嘅經歷喺佢後生嗰陣開始,當時佢熱衷於閱讀偵探小說俄羅斯文學經典作品,同埋現代主義作家嘅作品,好似馬塞爾·普魯斯特法蘭茲·卡夫卡同埋詹姆斯·喬伊斯。馬霍福茲嘅故事幾乎成日都係以開羅人口密集嘅市區為背景,佢嘅角色通常都係普通人,佢哋要設法應付社會嘅現代化同埋西方價值觀嘅誘惑。[10]

馬霍福茲喺1950年代嘅主要作品係《開羅三部曲》,佢喺七月革命之前寫完。呢三本小說嘅題目係以街道名命名嘅:《宮間道》、《欲望宮殿》同埋《糖街》。馬霍福茲將故事設定喺佢細個大嘅開羅地方。呢幾本小說講述咗家長阿哈邁德·阿卜杜勒·賈瓦德同佢家人喺三代人之間嘅生活,由第一次世界大戰講到1944年。寫完三部曲之後,馬霍福茲停咗幾年冇寫嘢。

佢對推翻咗君主制嘅加馬爾·阿卜杜勒·納賽爾政權感到失望,1959年開始又再出版,而家大量寫小說、短故、新聞稿、回憶錄、文章同埋電影劇本。[10] 佢喺1998年嘅一次訪問中表示:「我一直覺得納賽爾係現代歷史上最偉大嘅政治領袖之一。直到佢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之後,我先至開始真正欣賞佢。」[11] 佢嘅非小說作品,包括佢嘅新聞稿同埋文章,以及佢寫關於文學同哲學嘅作品,由2016年開始出版咗四卷。[12]

佢1966年嘅小說《尼羅河上嘅喋喋不休》係佢最受歡迎嘅作品之一。之後喺安瓦爾·薩達特執政期間改編成電影《尼羅河上嘅閒聊》。呢個故事批評咗納賽爾時代埃及社會嘅腐敗。呢本書被薩達特禁書,為咗避免刺激仲鍾意前總統納賽爾嘅埃及人。喺1990年代後期之前,呢本被禁嘅書好難搵到。

格貝拉維之子》(1959年,亦稱為《小巷嘅孩子》)係馬霍福茲最著名嘅作品之一,描述咗格貝拉維族長同佢嘅後代,佢哋係一啲普通嘅埃及人,過住該隱亞伯摩西耶穌穆罕默德嘅生活。格貝拉維喺一片荒蕪嘅沙漠中間嘅綠洲度起咗一座大宅;佢嘅莊園成為咗一場持續幾代人嘅家族鬥爭嘅場景。「每當有人感到沮喪、痛苦或者受辱嘅時候,佢就會指住小巷盡頭通向沙漠嘅大宅,傷心噉講:『嗰度就係我哋祖先嘅屋企,我哋全部都係佢嘅仔女,我哋有權得到佢嘅財產。點解我哋會捱餓?我哋做錯咗咩?』」呢本書喺整個阿拉伯世界都被,除咗黎巴嫩之外,直到2006年先喺埃及第一次出版。呢本書被禁係因為佢被指透過寓言嘅方式描繪上帝同一神教亞伯拉罕諸教(猶太教、基督教同伊斯蘭教)而褻瀆神明

喺1960年代,馬霍福茲喺佢嘅存在主義小說中進一步發展咗人類同上帝越嚟越疏遠嘅主題。喺《賊與狗》(1961年)中,佢描述咗一個馬克思主義小偷出獄之後計劃復仇嘅命運。[10]

喺1960年代同1970年代,馬霍福茲開始更自由噉構建佢嘅小說,經常使用內心獨白。喺《海景別墅》(1967年)中,佢採用咗多重第一人稱敘事嘅形式。四個敘述者,包括一個社會主義者同一個納賽爾主義機會主義者,代表住唔同嘅政治觀點。故事嘅中心係一個有魅力嘅女僕。喺《一千零一夜》(1979年)同《伊本·法杜瑪嘅旅程》(1983年)中,佢以傳統阿拉伯敘事作為潛文本。《太陽神阿肯那頓》(1985年)講述咗新舊宗教真理之間嘅衝突。

佢好多小說一開始都係以連載嘅形式發表,包括《格貝拉維之子》同《米達克巷》。《米達克巷》之後仲改編成墨西哥電影,由莎瑪·海耶克主演,叫做《奇蹟小巷》。

政治影響

[編輯]

馬霍福茲大部分嘅作品主要都係講政治,佢自己都承認咗呢一點:「喺我所有嘅作品入面,你都會搵到政治。你可能會搵到一個冇講愛情或者其他主題嘅故仔,但係唔會冇政治;佢係我哋思想嘅核心軸心。」[13]

佢喺好多作品入面都表達咗埃及民族主義嘅思想,同埋對二戰後時代嘅瓦夫脫黨表示同情。[4] 佢後生嗰陣都受到過社會主義同民主理想嘅吸引。社會主義思想嘅影響喺佢頭兩本小說《哈利利區》同《新開羅》,以及之後好多作品入面都有強烈嘅反映。同佢對社會主義同民主嘅同情並行嘅係佢對伊斯蘭極端主義反感

刺殺未遂同埋後果

[編輯]

魔鬼詩篇》嘅出版,令到圍繞馬赫福茲嘅小說《格貝拉維嘅細路》嘅爭議重新浮現。馬赫福茲收到死亡恐嚇,包括一個嚟自「盲人謝赫」奧馬爾·阿卜杜勒-拉赫曼(埃及出世)嘅威脅。馬赫福茲獲得警察保護,但係喺1994年,一個極端分子成功喺佢位於開羅嘅屋企門口,用刀插中82歲嘅小說家嘅頸。[14]

佢生還咗,但係右上肢嘅神經永久受損。經過呢件事之後,馬赫福茲每日寫作嘅時間唔夠幾分鐘,因此創作越嚟越少。之後,佢一直喺保鏢嘅保護下生活。最後,喺2006年初,呢本小說喺埃及出版,並由艾哈邁德·卡邁勒·阿布勒-馬吉德撰寫序言。受到威脅之後,馬赫福茲同佢嘅律師納比勒·穆尼爾·哈比卜喺開羅住埋一齊。馬赫福茲同穆尼爾大部分時間都喺穆尼爾嘅辦公室度過;馬赫福茲用穆尼爾嘅圖書館作為佢大部分書籍嘅參考。馬赫福茲一直同穆尼爾住到佢過身為止。[15]

私人生活

[編輯]

馬赫福茲一直單身到43歲,因為佢相信結婚會阻礙佢嘅文學前途,認為婚姻有太多限制同約束。[4] 「我好驚結婚……特別係當我睇到我啲兄弟姊妹因為結咗婚而要忙於社交活動嘅時候。呢個去探人,嗰個請人。我有種感覺,結咗婚嘅生活會佔用晒我所有嘅時間。我見到自己會淹沒喺探訪同派對當中。冇自由喇。」[16]

不過,喺1954年,佢靜靜雞同一個嚟自亞歷山大科普特正教會女子阿提雅塔拉·易卜拉欣結婚,[17]佢哋有兩個女,法蒂瑪同烏姆·卡勒蘇姆。呢對夫妻最初住喺開羅阿古扎尼羅河西岸嘅一艘船屋度,之後搬去同一區河邊嘅一個單位。馬赫福茲避開公眾曝光,特別係關於佢私人生活嘅查問,佢覺得呢啲可能會變成「喺報刊同收音機節目入面嘅愚蠢話題」。[10]

馬赫福茲明顯唔鍾意旅遊。貝爾格萊德係佢少數幾個樂意去嘅城市之一,佢亦對塞爾維亞表示咗極大嘅尊重。[18]

作品

[編輯]
  • 翻譯James Baikie嘅《古埃及》成阿拉伯文(1932年)مصر القديمة
  • 瘋狂嘅低語》(1938年)همس الجنون
  • 命運嘅嘲弄》(1939年)عبث الأقدار。佢嘅第一部長篇小說,英文翻譯標題《胡夫嘅智慧》。
  • 努比亞嘅拉多皮斯》(1943年)رادوبيس
  • 底比斯嘅鬥爭》(1944年)كفاح طيبة
  • 現代開羅》(1945年)القاهرة الجديدة
  • 哈利利市場》(1945年)خان الخليلي
  • 米達克巷》(1947年)زقاق المدق
  • 海市蜃樓》(1948年)السراب
  • 開始同埋結束》(1949年)بداية ونهاية
  • 宮間街》(1956年)بين القصرين(《開羅三部曲》,第1部)
  • 慾望宮殿》(1957年)قصر الشوق(《開羅三部曲》,第2部)
  • 糖街》(1957年)السكرية(《開羅三部曲》,第3部)
  • 格貝拉維嘅細路》(1959年)أولاد حارتنا
  • 賊同狗》(1961年)اللص والكلاب
  • 秋鵪鶉》(1962年)السمان والخريف
  • 上帝嘅世界》(1962年)دنيا الله
  • 扎巴拉維》(1961年)زعبلاوي
  • 搵尋》(1964年)الطريق
  • 乞丐》(1965年)الشحاذ
  • 尼羅河上嘅漂流》(1966年)ثرثرة فوق النيل
  • 米拉馬》(1967年)ميرامار
  • 《黑貓酒吧》(1969年)خمارة القط الأسود
  • 冇頭冇尾嘅故事》(1971年)حكاية بلا بداية ولا نهاية
  • 《蜜月》(1971年)شهر العسل
  • 鏡子》(1972年)المرايا
  • 雨中情》(1973年)الحب تحت المطر
  • 罪案》(1973年)الجريمة
  • 卡納克咖啡館》(1974年)الكرنك
  • 我哋街坊嘅故事》(1975年)حكايات حارتنا
  • 尊敬嘅先生》(1975年)حضرة المحترم
  • 哈拉菲什》(1977年)ملحمة الحرافيش
  • 金字塔高原上嘅愛情》(1979年)الحب فوق هضبة الهرم
  • 魔鬼講道》(1979年)الشيطان يعظ
  • 一千零一夜嘅夜晚同日子》(1979年)ليالي ألف ليلة
  • 愛情同面紗》(1980年)عصر الحب
  • 婚禮歌(小說)》(1981年)(又名《圓頂嘅歡樂》)أفراح القبة
  • 《我喺夢中見到》(1982年),包括短篇故事《我嘅命運同我嘅宿命
  • 仲有一個鐘頭》(1982年;英譯本又名《最後一個鐘頭》)الباقي من الزمن ساعة
  • 伊本·法圖瑪嘅旅程》(1983年)رحلة ابن فطومة
  • 阿肯那頓,真理嘅居民》(1985年)العائش فى الحقيقة
  • 領袖被殺嘅日子》(1985年)يوم مقتل الزعيم
  • 飢餓》(《Al-Go'a》)(1986年)الجوع
  • 請同你嘅仁慈》(1986年)من فضلك وإحسانك
  • 朝暮對話》(1987年)حديث الصباح والمساء
  • 假黎明》(1988年)الفجر الكاذب
  • 咖啡館》(1988年)
  • 自傳嘅迴響》(1994年)أصداء السيرة الذاتية
  • 遺忘嘅迴響》(1999年)صدى النسيان
  • 康復期嘅夢》(2004年)أحلام فترة النقاهة
  • —— (2005), Sultan, Sabbar S.翻譯, "The Situation of the Novel", World Literature Today, 79 (2): 46–47, doi:10.2307/40158674, JSTOR 40158674
  • 第七重天》(2005年)
  • 離別嘅夢》(2007年;死後翻譯)
  • 寶座之前》(2009年;死後翻譯)أمام العرش
  • 愛情嘅時代》(2010年;死後翻譯)
  • 夜之心》(2011年;死後翻譯),亦改編成1989年嘅電影
  • 《區》(短篇小說集,2019年;死後翻譯)

出面網頁

[編輯]
  1. حياة نجيب محفوظ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2 July 2015.
  2. 2.0 2.1 Rasheed El-Enany (25 June 1993). Naguib Mahfouz: The Pursuit of Meaning. Psychology Press. ISBN 978-0-415-07395-0.
  3. Stock, A Mummy Awakens: The Pharaonic Fiction of Naguib Mahfouz, pg. 13-14
  4. 4.0 4.1 4.2 Charlotte El Shabrawy (Summer 1992). "Naguib Mahfouz, The Art of Fiction No. 129". The Paris Review. Summer 1992 (123).
  5. Sabry Hafez (2017). "Cultural Journals and Modern Arabic Literature: A Historical Overview". Alif: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etics (37): 23. JSTOR 26191813.
  6. Hafez, Sabry (2017). "Cultural Journals and Modern Arabic Literature: A Historical Overview". Alif: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etics. 37: 9–49. JSTOR 26191813 –透過JSTOR.
  7. El-Enany, Rasheed. "Naguib Mahfouz: His Life and Times". 開羅:AUC Press, 2007. pp 170–174
  8. Tore Frängsmyr; Sture Allén (1993). Nobel Lectures: Literature, 1981–1990. World Scientific. p. 121. ISBN 978-981-02-1177-6. 喺26 September 2012搵到.
  9. "The Novel~Tea Book Club discussion". GoodReads. 喺24 October 2013搵到.
  10.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Naguib Mahfouz (1911–2006)".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AUC Press. 原著喺2 June 2017歸檔. 喺26 October 2013搵到.
  11. Hamad, Mahmoud. (2008) When the Gavel Speaks: Judicial Politics in Modern Egypt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2 May 2016.. p. 96 (Hamad cites an interview of Mahfouz by Al-Ahram Weekly in September 1998.)
  12. Mahfouz, Naguib (2020). The Non-Fiction Writing of Mahfouz 1930–1994. London: Gingko Library. ISBN 9781909942523.
  13. Rasheed El-Enany, Naguib Mahfouz: The Pursuit of Meaning, Routledge, 1992, p. 23.
  14. "President pays tribute to Mahfouz". BBC News. 30 August 2006.
  15. "Naguib Mahfouz – Biographical". nobelprize.org.
  16. El Shabrawy, Charlotte. "Naguib Mahfouz, The Art of Fiction No. 129". The Paris Review. 喺24 October 2013搵到.
  17. El-Enany, Rasheed. "Naguib Mahfouz: His Life and Times". 開羅:AUC Press,2007年,第172頁
  18. Serbia, RTS, Radio televizija Srbije, Radio Television of. "Нагиб Махфуз, нобеловац који није волео да путује, осим у Београд". www.rts.rs. 喺17 January 2021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