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印度教)
印度教系列模板 |
印度教 |
---|
我(梵语:आत्मन्,Ātman),梵文名词,意为真我,与假我(Ahaṃkara)、识心(citta)及具身(Prakṛti)不同,此词常指纯粹的意识。为了获得解脱,人须要获得关于真我的知识。
这个术语源自婆罗门教,在各个宗教教内普遍被接受(佛教除外),被视为是轮回的根基,后被印度教承袭。在印度教所提出的不二论中,上梵与梵我是同一的,梵是吠陀教教义中的终极实在,也是超越和不可规范的唯一实在,它被视为是精神与物质的第一原理或第一因。佛教不认可这个理论,其宣称一切法无我(anatta)。古代汉译典籍中就将其译为“我”,不与普通的人称指代加以区别化,现今学者常把它译为“梵我”以示区别,也有意译为主体,或俗称的灵魂。
字源
[编辑]在梵文与巴利文中的我(梵文:ātman,巴利文:atta),源起于共同的印欧语系字根,*ēt-men,原义是呼吸。古英文中的 æthm,德文中的 Atem,与希腊文的前缀字atmo-,都来自于同一字根。
概论
[编辑]在奥义书中,提出每个人的内在自我,同宇宙超验本体梵为一体[1],又称梵我、小梵。它本身常住不变,清净不受污染,也是轮回的基础。通过宗教修行,与梵回到合一,即是解脱,吠檀多派继承此概念。
吠檀多派的观点
[编辑]在吠檀多派的思想中,梵我与外教教义中的离蕴我并不一样,外教认为离蕴我是离五蕴而存在的自我,例如耆那教认为命我是永存不灭的灵魂 而不是非命(如神识及物体),尽管身躯会死亡,不过神魄永远不会消亡,而且会不断投胎转世,但在印度教教义中,命根与魂魄不是同一的,吠檀多派认为梵我是自我元意识,它是对于自我的意识的源头。这个“我”('I')被认为是感知者,也就是常我(Self)[2]。
印度教创立者阿迪·商羯罗声称作为自我意识的命梵我(jivatman)是轮回的主体,但它不是梵我。商羯罗声称梵我是负责观察和感知事物的心灵物,但梵我既不是自己(self),也不是自我(ego),更不是心灵或身体,原因是自我能够成为被观察的物质物,如果梵我就是自我,那么梵我就会成为被观察的对象,但由于一个观察者不能够同时是被它自身观察的对象,因此如果梵我成为被观察的对象,便会出现谁或甚么在观察梵我这个问题,从而陷入无限倒退这一逻辑困境中,故此商羯罗声称自我只是心智所产生的概念 而不是梵我,但商羯罗也指出如果梵我无法被观察和分析等等,那么就没有方法能够被用以证明梵我存在,商羯罗借此揭示了梵我的超然性,其哲学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很多哲学家[3]。
神我
[编辑]神我是古印度数论哲学的核心概念。在《梨俱吠陀》,宇宙源于最初的原人。数论派继承此观念,提出“神我”与“本性”之二元论哲学[4],用来与吠檀多主义“梵我幻”不二论相抗衡。数论派,立二十五谛,以本性作为第一谛,称为自性谛[5]。又称原质、冥性、冥谛、冥态(梵tamas)、胜因(梵pradhāna)、胜性[6]。本性为神我所受用[7],能生中间二十三谛(觉、我慢、五知根、心根、五作根、五唯、五大)[8],为世间一切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一切现象生成的原因[9]。
数论派认为,神我被细微身所包裹,位于身体的最核心,当死亡时,会离开身体,进入下一轮回。因其为轮回的根本,所以又称因果身,或因果体。
与作为纯粹意识的命梵我不同,神我更像是一个能够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君王,跟古时中医学理论中具有心主神明之作用的藏神这个概念很相似。 《广林奥义书》记载:“于是其心端之光明炽盛,以其光明照耀也,性灵(神我)遂或由眼,或由顶,或由身体余处转离(其身),以其转离也,生命随之而离,以生命之出离也,生命诸气息皆随之而离;彼则化为智识身,有智识者随之(而俱)离转。于是彼之明、业、夙慧,皆正得之。”根据这种说法,神我不仅单独存在,而且处于具主导性的君王地位,其它的要素都是其奴仆及随从[10]。
佛教的看法
[编辑]初期佛教吸收了奥义书所提出的关于轮回的部份说法,但否定了梵我论的正确性,佛教提出了无我论,其认为五蕴身心的一切,包括识蕴皆是苦的、空的、无常的、无我的,这与认为在实体层面上有一个常住妙乐的梵我的梵我论形成鲜明对比[11]。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巫白慧译释乔荼波陀《圣教论·译序》:“梵的主观性又叫做“我”(ātman)。梵与我,外在地似有分工——梵是客观世界的基础,我是主观世界的根源;内在地则完全同一不二:梵即我,我即梵;梵我一体,圆融互涉。这一理论,几乎在所有奥义书中都可以读到。”
- ^ Maclean, Duart. Consciousness, matter and the self. Being and Consciousness. 2011-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5) –通过Ontology (英语).
- ^ Maclean, Duart. Adi Sankara and Superimposition. Being and Consciousness. 2011-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5) –通过Indian Philosophy (英语).
- ^ 姚卫群《佛教的“如来藏 ”思想与婆罗门教的“我”》:“婆罗门教哲学中的数论派和瑜伽派是联系紧密的两个派别。它们关于“我”的观念基本是一致的。在一般的数论派与瑜伽派的典籍中(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翻译的数论派典籍或汉译佛典对数论派的叙述中),所谓“我”与一般的奥义书及其他婆罗门教派别说的“我”(Ātman)并不相同。数论派与瑜伽派中说的“我”更为流行的汉译术语是“神我”(Puruṣa),它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性实体。这一实体与数论及瑜伽派中论述的另一实体“自性”(Prakṛti)并列存在,对自性转化出世间事物起某种作用(参见自在黑的《数论颂》21及乔荼波陀相应的注)。 ”
- ^ 巫白慧译释乔荼波陀《圣教论》:“按数论哲学,第一范畴“自性”有二解。一解是,自性是“原始物质”,是宇宙的始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产生、存在、变化、消亡的根本原因。另一解是,自性具有“非变异”一面和“变异”一面。前者为“神我”,后者为“自性”。自性有三特征:喜(纯真)、忧(冲动)、暗(痴呆)。自性因神我的出现打扰了自身中三特征的平衡作用——后二特征压倒第一特征,使自性向神我靠拢,二者因而逻辑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神奇的创造力,创造出精神世界(觉、我慢、五知根、心根、五作根)和物质世界(五唯、五大)。一旦自性的三特征的作用恢复平衡,这一系列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又自动地复归于自性。”
- ^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胜性,用增胜故。”
- ^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彼论云:略为三者:谓变易、自性、我知。……我知者,神我也。……外人问曰:此我知者,作受者耶?答:是受者,三德作故。问:既非作者,用我何为?答曰:为领义故,义之言境,证于境也,我是知者,馀不能知。又从冥性既转变已,我受用故。”
- ^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彼论云:略为三者:谓变易、自性、我知。变易者,谓中间二十三谛,自性所作,名为变易。”
- ^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问:自性云何能与诸法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诸谛。
- 三德者:梵云萨埵,此云有情,亦言勇健,今取勇义;梵云剌阇,此名为微,牛毛尘等,皆名剌阇,亦名尘坌,今取尘义;梵云答摩,此名为暗,钝暗之暗。三德应名:勇、尘、暗也;
- 若傍义翻,旧名:染、麁、黑,今云:黄、赤、黑;旧名:喜、忧、暗,今名:贪、嗔、痴;旧名:乐、苦、痴,今言:乐、苦、舍。……
- ^ 曹彦. 梵我同一不是婆羅門教教義的主流.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url-status=
和|dead-url=
只需其一 (帮助) - ^ Breath in Mind. 五蘊非我 vs. 真心梵我. 印顺文教基金会推广教育中心. 2017-05-27 [2023-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