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華
渥太華 Ottawa | |
---|---|
首都、市(單層次) | |
渥太華市 City of Ottawa、Ville d'Ottawa | |
綽號:Bytown | |
格言:「前進-渥太華-前進"Advance-Ottawa-En Avant" 第一個前進為英語,第二個前進為法語,用兩種語言書寫。[1] | |
在安大略省的位置 | |
坐標:45°25′29″N 75°41′42″W / 45.4247°N 75.695°W | |
國家 | 加拿大 |
省 | 安大略省 |
區域 | 加拿大國家首都區 |
建立 | 1826年以「Bytown」之名[2] |
合併 | 1855年以渥太華市之名[2] |
混合 | 2001年1月1日 |
政府 | |
• 市長 | 馬克·薩克利夫(英語: Mark Sutcliffe) |
• 市議會 | 渥太華市議會 |
• 國會議員 | Chandra Arya (聯邦自由黨) Mona Fortier (聯邦自由黨) Marie-France Lalonde (聯邦自由黨) Jenna Sudds (聯邦自由黨) David McGuinty (聯邦自由黨) Yasir Naqvi (聯邦自由黨) 溥禮瑞 (聯邦保守黨) Anita Vandenbeld (聯邦自由黨) |
• 省議會議員 | Stephen Blais (安大略自由黨) Lucille Collard (安大略自由黨) John Fraser (安大略自由黨) Merrilee Fullerton (安大略進步保守黨) Goldie Ghamari (安大略進步保守黨) Joel Harden (安大略新民主黨) Lisa MacLeod (安大略進步保守黨) Jeremy Roberts (安大略進步保守黨) |
面積[3][4][5] | |
• 首都、市(單層次) | 2,778.13 平方公里(1,072.9 平方英里) |
• 市區 | 501.92 平方公里(193.79 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5,716.00 平方公里(2,206.96 平方英里) |
海拔 | 70 公尺(230 英尺) |
人口(2016年)[3][5] | |
• 首都、市(單層次) | 934,243人 |
• 密度 | 316.6人/平方公里(820人/平方英里) |
• 市區 | 933,596人 |
• 市區密度 | 1,860.1人/平方公里(4,818人/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1,323,783人(全國第四) |
• 都會區密度 | 196.6人/平方公里(509人/平方英里) |
• 區域居民稱謂詞[6][7] | Ottawan |
時區 | Eastern (EST)(UTC−5) |
• 夏時制 | EDT(UTC-4) |
郵政代碼 | K0A, K1A-K4C[1] |
電話區號 | 613, 343 |
網站 | www.ottawa.ca |
渥太華(英語:Ottawa)是加拿大的聯邦首都,全國第四大城市暨第四大都會區,市區人口是934,243人,首都圈地區是1,323,783人(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面積2,779平方公里,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渥太華河南岸,多倫多以東400公里,蒙特婁以西190公里。與美國、澳大利亞等聯邦制國家不同,渥太華不是聯邦直轄的行政區,但是渥太華土地管理和城市規劃是由國家首都委員會(National Capital Commission)負責。
在1826年9月26日以「Bytown」之名建立,1850年1月1日合併為一個城鎮,[8]並於1855年1月1日以「渥太華」之名合併取代。並不斷發展成為加拿大的政治和工業技術中心。城市的原有邊界由後來經過多次的小規模兼併而擴大的。「渥太華」這個名稱是來自渥太華人,在亞岡昆語(Algonquin language)中的adawe,意思為「貿易」。[9]渥太華常被華人簡稱為渥京。
根據美世諮詢的排名,渥太華是北美生活品質第一的城市。同時也是加拿大第二乾淨的城市和全球第三乾淨的城市。渥太華連續被聯合國評為10個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歷史
[編輯]艾蒂安·布魯爾(Étienne Brûlé)是第一位來到渥太華河的歐洲人,並於1610年去五大湖的途中經過了渥太華。[10]三年後,薩繆爾·德·尚普蘭描述了在這個地區的瀑布和見到的阿爾袞琴人。阿爾袞琴人以使用渥太華河一詞達百年了。[10]渥太華原是屬於亞岡昆部落(Algonquian peoples)的加拿大原住民的家園。亞岡昆人將渥太華河稱作「Kichi Sibi」或:Kichissippi「,意思是「大河」。[11]這些早期的探險家來到之後,許多傳教士也陸續來到渥太華。[12][13][14]
1800年3月7日,企業家菲利門·懷特(Philemon Wright)在渥太華河北側,位於渥太華對面的魁北克加蒂諾赫爾區域建立了第一個歐洲人定居點。[15][16]他與5名農民和25位勞工,[11]著手開始在此殖民地建立一個名叫「懷特城鎮」(Wrightsville)的農業社區。[17]懷特發現這條河是介於渥太華河谷(Ottawa Valley)與蒙特婁之間的絕佳木材運輸通道,木材加工和貿易使渥太華地區很快繁榮起來。1812年戰爭之後,大量軍人家庭在此定居,政府亦致力推動貧困的愛爾蘭人向渥太華移民,在此後的幾十年愛爾蘭移民蜂擁而至。同時,法裔加拿大人也從魁北克南下,大部分人參與麗都運河修建工程或從事木材貿易。
1832年,約翰·拜(John By)上校主導的麗都運河工程竣工,將渥太華與金石城和安大略湖連為一體,使之成為地區重鎮。運河西部是國會山所在地,稱為「上城」;而東部介於運河與麗都河之間的地區稱為「下城」。嘈雜擁擠的「下城」容易爆發傳染病,著名的有1832年的霍亂和1847年的紅熱病。
1857年12月31日,維多利亞女王選擇渥太華為加拿大省的首都(包括現在的安大略和魁北克)。雖然現代的渥太華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但在當年,她僅僅是一個木材貿易通道中的內陸小鎮,並且距離殖民地的幾個主要城市(東部的蒙特婁和魁北克城;西部的多倫多和金石城)路途遙遠。女王的顧問們建議渥太華成為首都之選有兩大重要理由:首先,渥太華是唯一具有一定規模、並且位於加拿大省東西部邊界地(現安大略與魁北克邊界)的城市,定都於此是平衡兩個殖民地及其英裔、法裔居民的聰明妥協之舉;其次,1812年戰爭表明,其他主要城市容易受到美國人的攻擊,因為過於靠近美加邊界。渥太華位於腹地,易於防守,渥太華河及麗都運河使之與加拿大東西部之間交通極為便利。另外兩個方面的考慮是:渥太華正好介於多倫多和魁北克城之間(距離這兩個城市都是500公里),並且城市規模較小,因而不容易受到大規模的暴徒襲擊,因為政治動機,以往的首都城市都受到過這種攻擊[18]。
渥太華最初為愛爾蘭和法國的基督教鄉鎮,現在已成為一個具有多元文化、高水準生活水平,低失業率的大城市。
地理
[編輯]渥太華位於北美大陸中部的渥太華河南岸,包括麗都河及麗都運河河口, 緯度較高,冬天蒸發小,極為嚴寒, 夏天氣候濕潤溫暖。河流的流量大,有結冰期,初冬和初春有凌汛現像等出現。渥太華河北岸的加蒂諾(Gatineau)屬於魁北克省,也被視為首都地區(National Capital Region)的一部分。
氣候
[編輯]渥太華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Dfb),夏季6月最高溫為26.5°C,1月最低溫為−14.8°C,冬季十分寒冷。歷史記錄的最高氣溫是1986年夏季測到的 +37.8℃(100 °F);最低是1943年冬季的 -36.℃(-32.8 °F);使渥太華成為世界第三寒冷的首都城市(僅次於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和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
渥太華冬季為冰雪所覆蓋,平均年降雪量為235厘米(93英寸)。一月份的夜間平均氣溫為-25℃,考慮風力因素,人體感覺是-40℃。通常11月至4月為冰雪覆蓋。到每年的維多利亞日之後,人們才開始戶外園藝活動。
渥太華夏季溫暖潮濕,並且時間短暫。七月的平均最高氣溫為26.5℃,30℃以上亦非罕見。因為靠近河邊,濕度很大,有時悶熱異常。
渥太華(1981–201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濕熱指數 | 13.9 | 15.1 | 27.2 | 35.1 | 41.8 | 44.0 | 46.0 | 47.0 | 42.5 | 33.9 | 26.1 | 18.4 | 47.0 |
歷史最高溫 °C(°F) | 12.9 (55.2) |
12.4 (54.3) |
26.7 (80.1) |
31.1 (88.0) |
35.8 (96.4) |
36.1 (97.0) |
36.7 (98.1) |
37.8 (100.0) |
35.1 (95.2) |
27.8 (82.0) |
23.9 (75.0) |
16.3 (61.3) |
37.8 (100.0) |
平均高溫 °C(°F) | −5.8 (21.6) |
−3.4 (25.9) |
2.5 (36.5) |
11.6 (52.9) |
19.0 (66.2) |
24.1 (75.4) |
26.5 (79.7) |
25.3 (77.5) |
20.4 (68.7) |
12.7 (54.9) |
5.4 (41.7) |
−2.3 (27.9) |
11.3 (52.3) |
日均氣溫 °C(°F) | −10.3 (13.5) |
−8.1 (17.4) |
−2.3 (27.9) |
6.3 (43.3) |
13.3 (55.9) |
18.5 (65.3) |
21.0 (69.8) |
19.8 (67.6) |
15.0 (59.0) |
8.0 (46.4) |
1.5 (34.7) |
−6.2 (20.8) |
6.4 (43.5) |
平均低溫 °C(°F) | −14.8 (5.4) |
−12.7 (9.1) |
−7.0 (19.4) |
1.0 (33.8) |
7.5 (45.5) |
12.9 (55.2) |
15.5 (59.9) |
14.3 (57.7) |
9.6 (49.3) |
3.3 (37.9) |
−2.4 (27.7) |
−10.1 (13.8) |
1.4 (34.5) |
歷史最低溫 °C(°F) | −35.6 (−32.1) |
−36.1 (−33.0) |
−30.6 (−23.1) |
−16.7 (1.9) |
−5.6 (21.9) |
−0.1 (31.8) |
5.0 (41.0) |
2.6 (36.7) |
−3.0 (26.6) |
−7.8 (18.0) |
−21.7 (−7.1) |
−34.4 (−29.9) |
−36.1 (−33.0) |
歷史最低風寒指數 | −47.8 | −47.6 | −42.7 | −26.3 | −10.9 | 0.0 | 0.0 | 0.0 | −6.4 | −13.3 | −29.5 | −44.6 | −47.8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65.4 (2.57) |
54.3 (2.14) |
64.4 (2.54) |
74.5 (2.93) |
80.3 (3.16) |
92.8 (3.65) |
91.9 (3.62) |
85.5 (3.37) |
90.1 (3.55) |
86.1 (3.39) |
81.9 (3.22) |
76.4 (3.01) |
943.4 (37.14) |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 25.0 (0.98) |
18.7 (0.74) |
31.1 (1.22) |
63.0 (2.48) |
80.1 (3.15) |
92.8 (3.65) |
91.9 (3.62) |
85.5 (3.37) |
90.1 (3.55) |
82.2 (3.24) |
64.5 (2.54) |
33.5 (1.32) |
758.2 (29.85) |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 53.9 (21.2) |
43.3 (17.0) |
38.3 (15.1) |
11.3 (4.4) |
0.2 (0.1)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3.7 (1.5) |
20.2 (8.0) |
52.5 (20.7) |
223.5 (88.0) |
平均降水天數(≥ 0.2 mm) | 16.6 | 13.1 | 12.7 | 12.4 | 13.4 | 13.2 | 11.9 | 11.0 | 12.3 | 14.3 | 15.2 | 17.4 | 163.6 |
平均降雨天數(≥ 0.2 mm) | 4.4 | 3.9 | 6.7 | 10.9 | 13.4 | 13.2 | 11.9 | 11.0 | 12.3 | 13.7 | 11.0 | 6.0 | 118.4 |
平均降雪天數(≥ 0.2 cm) | 16.1 | 12.1 | 8.8 | 3.5 | 0.17 | 0.0 | 0.0 | 0.0 | 0.0 | 1.1 | 6.8 | 14.7 | 63.3 |
平均相對濕度(%) | 76.5 | 74.9 | 73.7 | 73.5 | 76.1 | 81.1 | 84.4 | 87.9 | 89.6 | 86.1 | 83.5 | 81.8 | 80.8 |
月均日照時數 | 122.4 | 114.1 | 168.5 | 187.5 | 210.5 | 274.0 | 301.4 | 231.9 | 211.5 | 148.8 | 92.4 | 68.8 | 2,131.7 |
可照百分比 | 43.1 | 39.0 | 45.7 | 46.3 | 45.7 | 58.6 | 63.7 | 53.1 | 56.1 | 43.7 | 32.2 | 25.2 | 46.0 |
資料來源:Environment Canada[19][20] |
政治
[編輯]渥太華的市政歸由24位議員組成的渥太華市議會負責[21],由23名議員和市長組成,議員每人代表一個選區。渥太華市的部分權力與聯邦政府的國家首都委員會共享。市政府的管轄範疇有消防、醫護、警務、公園、道路、大眾運輸、下水道工程、汙水處理以及固體廢物處理。
作為加拿大的國都,渥太華的政治意涵遠超過實際功能,渥太華市大部分地區通常支持自由黨,特別是在法語為主的地區。中區通常更加左傾,支持新民主黨。南部郊區搖擺不定,西部和南部城區傾向中間偏左,但也定期倒向右翼的保守黨。渥太華成為立法首都是基於1870年的立憲國家之風潮,在亞伯達省以及薩克其萬省之後,1905年而成為名義上的首都,在1905年到1951年幾乎所有的議員都遷居於此地,在1951年到1967年也成立新地區的議會,也可以說從1911年到1967年這漫長的歲月中,渥太華逐步的成為加拿大的中心以及政府所在。
目前,渥太華是130個大使館的所在地,還有49個國家將其在美國的外交任務委派給其駐加拿大大使館。
交通
[編輯]- 公共運輸:渥太華卡爾頓交通局有192條公共汽車線路和2個輕型軌道列車系統,由市政府負責運營。
- 機場:渥太華麥唐納-卡蒂埃國際機場
- 高速公路:安大略416號省道向南,通往安大略省幹道安大略401號省道;安大略417號省道向東變成魁北克20號高速公路,通往蒙特婁、魁北克城等重要城市、向西變成安大略17號公路,是加拿大跨國公路組成的一部分
- 鐵路:加拿大維亞鐵路有通往多倫多、蒙特婁列車。
- 運河航運:麗都運河曾經是連接渥太華河與聖羅倫斯河及五大湖的重要水道。
建築
[編輯]經濟
[編輯]由於是首都的關係,渥太華的公營部門在該市就業人口中佔相當大比重,約聘用了110,000人。
渥太華另一個就業支柱是高科技行業。她是加拿大的信息科技中心,其中科立爾數位科技、Cognos、Mitel等公司總部都是在渥太華。而一些科技公司,包括北電網絡、阿爾卡特、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思科、加拿大貝爾公司、JDS Uniphase等,在渥太華地設有分公司。
大部分科技公司皆是在渥太華西郊的卡納塔地區,而該地又被稱為「北方矽谷」。
體育
[編輯]人口統計
[編輯]2001年,渥太華市與周邊的格洛斯特、凡尼爾、內龐、奧爾良和卡納塔合併。根據201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結果,本地區有774,072名居民,310,132個家庭,其中的210,875個居住於市區。人口密度為278.6人/平方公里。
渥太華人口統計 | |
人口 | 市區934,243,首都圈地區1,323,783 |
年齡結構(2001年) | 00-14歲:19.3%(男104,810/女100,500) 15-64歲:69.9%(男366,175/女377,140) 65 歲以上:10.8%(男47,740/女67,295) |
平均年齡(2001年): | Total: 36.6歲 男:35.8歲 女:37.4歲 |
5年之間人口增長率: | 5.8% |
出生率: | 12.4 / 1,000人 |
死亡率: | 6 / 1,000人 |
淨遷入率: | 6.6 / 1,000人 |
生育率: | 1.79人 / 婦女 |
HIV/AIDS | HIV/AIDS 人口:2,600 占成年人比例:0.3% |
種族: | 69.1%白人(英裔, 愛爾蘭裔, 法裔, 義大利裔) 6.6% 黑人 4.5% 華人 19.8% other(包括阿拉伯裔4.5% , 菲律賓裔1.3%, 韓裔1.3%) |
宗教信仰: (2001人口普查) |
65.4%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聖公會,聯合教會,東正教) 6.7% 穆斯林 1.2% 猶太教 1.3% 佛教 0.6%其他 22.8%無宗教信仰 |
語言: | 60.15% 英語 13.61% 法語 21.49%其他(包括義大利語,漢語,阿拉伯語,印地語,德語) |
教育
[編輯]媒體
[編輯]渥太華一共有三家主要的紙質媒體,其中兩家為英語媒體,即1845年創建的《渥太華公民報》與《渥太華太陽報》,與一家法語媒體,即Le Droit。[22]。此外,多家加拿大廣播電視機構同時提供英語及法語的媒體服務。
節日
[編輯]友好城市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Art Montague. Ottawa Book of Everything (PDF). MacIntyre Purcell Publishing. 2008 [2011-07-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年4月26日).
- ^ 2.0 2.1 Justin D. Edwards; Douglas Ivison. Downtown Canada: Writing Canadian Citi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5: 35 [2014-10-03]. ISBN 978-0-8020-866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8).
- ^ 3.0 3.1 Population and dwelling counts, for Canada and census subdivisions (municipalities), 2006 and 2011 censuses—100% data. Statistics Canada. [2010-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 ^ Population and dwelling counts, for Canada, provinces and territories, and urban areas, 2006 and 2001 censuses - 100% data. Statistics Canada. 2008-11-05 [2011-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 ^ 5.0 5.1 Population and dwelling counts, for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s, 2006 and 2011 censuses - 100% data. Statistics Canada. 2008-11-05 [2011-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 ^ City of Ottawa - Design C. Ottawa.ca. 2010-05-20 [2011-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月18日).
- ^ Rapport au / Report to:. Ottawa.ca. 2011 [2011-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8).
- ^ Haig 1975,第94頁.
- ^ Alan Rayburn. Naming Canada: Stories About Canadian Place Nam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1: 231 [2014-10-03]. ISBN 978-0-8020-82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8).
- ^ 10.0 10.1 Woods 1980,第7頁.
- ^ 11.0 11.1 John H. Taylor. Ottawa: an illustrated history. J. Lorimer. 1 January 1986: 11. ISBN 978-0-88862-981-4.
- ^ Woods 1980,第5頁.
- ^ Brault 1946,第38,39頁.
- ^ Legget 1986,第36頁.
- ^ Wetering 1997,第123頁.
- ^ Lee 2006,第16頁.
- ^ Lee 2006,第20頁.
- ^ 加拿大六次遷都,渥太華最終憑什麼當選?. 雄鷹. 2022-02-25 [202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4) (中文(臺灣)).
- ^ Ottawa Macdonald Cartier INT'L A, Ontario. Canadian Climate Normals 1981–2010. Environment Canada. [May 8,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9).
- ^ 1981 to 2010 Canadian Climate Normals. Environment Canada. 2 July 2013 [19 July 2013]. Climate ID: 61060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8).
- ^ City of Ottawa - Mayor Larry O'Brien. Ottawa.ca. [201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3).
- ^ Find a Newspaper. News Media Canada. [December 14,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9).
- ^ 北京与渥太华结为友好城市. 1999-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