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蠻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蠻族(英語:Barbarian)一詞在西方歷史源自古希臘時期。由於羅馬人與希臘人屬於同種語系,因此在這兩個民族之間存在通用語,而這個詞的詞源指的是不會說通用語的民族,從未提起這些民族是野蠻的或者不開化的。Barbarian一詞來源於古希臘語βάρβαρος,可以指相對於希臘的「東方人」或「外邦人」,雖這一稱謂逐漸成為對「未開化部落民族」的稱呼,其實是一個謬誤。因為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日耳曼人西徐亞人高盧人阿勒曼尼人、西亞人、非洲人都屬於蠻族。

野蠻人是被認為是不文明或原始的人。野蠻人可以是某個人認為其文明程度或秩序較差的國家的任何成員(例如部落社會),但也可以是某個「原始」文化群體(例如游牧民族)或社會階層(例如強盜)的一部分)在自己國家的內部和外部。「野蠻人」也可能是指殘酷,好戰的人。

中國

[編輯]

在中國歷史中,「蠻族」一詞指涉非中原地區的、文化異於華夏的民族,最早在先秦時代,「」字僅用於指涉位於南方的的非華夏族群,後來才及於其他四周民族。除蠻外,有苗、傜、僚、、仡伶等稱呼[1]

隋唐以來,中國南方的少數民族又被稱為峒蠻、洞蠻。有作者指,以明代湖南為例,當時少數民族統稱為蠻,其對應的當代民族,「需作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1]

注釋

[編輯]
  1. ^ 1.0 1.1 伍新福. 第二节 湖南境内少数民族的沿革变迁. 湖南民族关系史. 湖湘文庫編輯出版委員會、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 [2022-04-14]. ISBN 75438641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4) (簡體中文). 一、元代的「蠻」、「苗」、「傜」、「僚」(仡伶)[……]二、明代的「蠻」、「土」、「苗」、「傜」、「洞蠻」和「洞苗」(侗)明代,特別是明朝初期,湖南境內各土著少數民族仍多被統稱為「蠻」。但若聯繫到具體地區,並參證相關材料,仍可分辨出在某種情況下主要是指某一特定的族群,如土家族、苗族、或瑤族、侗族。這需作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洞苗」(侗):侗族的先民,在明代多被統稱為「蠻」和「洞蠻」,有時也仍被稱為「僚」,但一般都是與「苗」或「蠻夷」合稱。[……]明代史籍和文獻中,多有「洞苗」、「洞蠻」的記載。如[……]